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国千娇 第160节 (第2/3页)
是自家人。” 符彦卿笑道:“对!家宴,只谈家常!” “岳父大人宝刀未老,英雄气概。”郭绍陪笑道。 一家子一边饮酒吃菜,一边谈笑风生。饭饱酒足之后,郭绍便提道:“我打算明天一早就接二妹回东京,本想多与岳父和符家兄弟相处,但东京此时军务繁忙,不敢在外逗留太久,还望岳父、姨娘见谅。” 符彦卿点头道:“现在是不太安生,老夫也不留你。李继勋和李重进肯定要反的,老夫提醒你,一旦他们起兵,贤胥不能迅速平定,局面就麻烦了。” 郭绍点头称是。 丫鬟们已经收拾了杯盘残桌,把干果和热茶摆上来了。 “郭兄弟明早便走?”符昭序沉吟道,“我倒是问明白周通在哪里了,几年前就不在王府做教头,不过仍在大名府效力,现在在一个养马场,帮符家管马场。” 郭绍便道:“何不今晚就叫他见个面,不然以后诸事缠身,很难再拾起此事。” 符昭序立刻叫来家臣,吩咐了几句。 符彦卿等人坐了一会儿就离开了,留下昭序陪着郭绍。半个时辰后,便有人禀报周通带到。 不多时,果然将一个中年汉子双手拢在袖子里,穿着一身旧衣服弯腰小心翼翼地走进来。郭绍见状,顿时有些唏嘘,周通和记忆里的相貌相似,但形象差了老远。 在记忆中,教他射箭的教头应该是个年轻的武夫,意气风发、言行严谨。但眼前的这个中年人,头发都没梳整齐、帽子也没戴像一头稻草一般,可能是因临时被传,没来得及仔细收拾。 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虎添翼 “小人拜见衙内。”周通对符昭序抱拳行军礼,目光从四平八稳坐着的郭绍脸上扫过。他穿着陈旧,言行间仍有武夫的果断气质,一脸正色,不过眉宇间确实有些郁气。 “周教头,你还记得我吗?”郭绍问道。 周通茫然,显然是忘记了。郭绍转头玩笑道:“在禁军里,通常都是我把很多人忘掉,但他们都记得我。在周教头面前,却是反了过来。” 符昭序向郭绍的方向伸出手掌:“周通,这位是符家的二姑胥,禁军殿前都点检郭绍。”周通恍然道:“久闻大名!阵斩张元徽、一月破寿州、一战斩辽军万骑,如雷贯耳。” “还有一件事周教头忘了,我一箭将北汉猛将射死,箭术就是从周教头手上学的。”郭绍笑道。 “有此事?”周通惊道,或许他马上就明白郭绍这等地位的人不会在自己面前开玩笑,忙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郭绍竖起大拇指:“还是原来的周教头,韩愈的文章都能引用。不知周教头这几年的武艺荒疏没有?” 郭绍说自己的箭术是周通教的,周通没刚才那么拘谨了,露出笑容道:“虽然几年前我殴打了一个纨绔子弟,被惩罚了,好在卫王厚待,将我送到马场上,平素仍旧爱骑马射箭。” “甚好!我手下正缺有能耐的武夫,若是周教头愿意跟我,我这便向符兄要你。”郭绍果断道。 禁军最高级别武将,殿前都点检!郭绍根本不需要承诺什么,他相信周通马上就意识得到前程。 果然周通道:“郭都点检何时起身?” “哈哈!”郭绍回头对符昭序道,“看来我得向符兄讨要人才了。” 符昭序笑而不语。 ……次日一早,郭绍便携符二妹向符家的人告辞。符彦卿和湘夫人,昭序、昭愿一起送到大门,符二妹上车前一脸依依不舍的样子,面有伤感。 符彦卿哈哈笑道:“老夫看你是早就迫不及待想遂郭绍回京了,现在终于得逞,还哭哭啼啼装模作样干甚?” “爹!妄自人家孝敬你那么多年,竟然这样说,我伤心了……”符二妹气愤道。 符彦卿的眼神出卖了他,看起来其实也很不舍,但老头是不会当众婆婆mama的,他潇洒地挥袖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走罢。” 郭绍道:“岳父大人、姨娘,二老定要保重身体,长命百岁。符兄,三弟,咱们兄弟后会有期。” 符彦卿点点头:“东京局面,太后便靠你了。”一高一矮两个符家兄弟也作礼拜别。 郭绍上马车前再度回头,只见符彦卿两鬓斑白,站在那里目送。他的心里真有一种亲情般的感受……难怪这个时代结盟、动不动就要联姻,确实有了亲戚关系在相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造就一些感情和信任。 一开始符二妹还十分规矩,一出大名府便自由了,不想乘车要骑马。郭绍便将马车丢在后面,骑马带着符二妹和一队骑兵率先快马南下。 这个季节,骑马快走风吹得很冷,有种冬天骑摩托的感觉。符二妹在后面一手搂着他的腰,一手还要按着头上的帷帽。不过半路上她干脆拿丝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只路一对弯弯的眼睛,帽子也不戴了。 …… 而此时的辽州(太原东南部,北汉国国境线附近),李重进正在骂人。 淮南军和感德军的中军行辕内,李重进不是在骂身边的,而是“遥骂”别人。他比李继勋年轻,脾气也更急,恼怒之下便破口大骂,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