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4节  (第1/2页)
    可现在张辽那里眼看着指望不上,曹旭只能靠自己了。    她说关羽是一支孤军,可现在曹旭本人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    郭嘉对此很不高兴:“这么算来,倒是刘备占了大便宜了。”    他对此是非常不满的。    凭啥刘备干了这种事,他们不仅要收拾烂摊子,还不能把刘备怎么样啊!    贾诩说道:“也并不是不能利用,可以让张辽后撤。”    他这话音刚落,曹旭就警告似的看他一眼:“文和,这事不要再提。”    贾诩之前已经对她说过这个计划,大致就是,在匈奴人来的时候,让张辽诈败后撤,将匈奴人放进来,等匈奴人深入之后,张辽和吕瑶再进行反击,把匈奴人打出去。    到时候这事就彻底闹大,刘备也就完蛋了。    别说什么庞统已经通知了曹旭,就算通知了,他本身勾结匈奴人的事情也不是能够抹掉的,再说了,因为庞统打着的那点小心思,他是卡着时间给曹旭送信的,这种时候曹旭除了快马加鞭通知张辽以外已经没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布局的时间。    那么他们大可以说是庞统的延误,使得他们没能及时通知张辽嘛,反正这年头没手机没网络,靠人力马匹送信,误差那么一两天,谁还能说什么呢?    这完全是正常情况,妥妥的不是曹旭的锅嘛。    再说了,因为刘备庞统的坏心思,导致匈奴人打进来了,张辽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刚开始节节败退,但最终通过艰苦的战斗取得了胜利,再次将匈奴人赶了出去,这对于张辽,对于曹旭来说,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但曹旭不能给接受这样的计划。    “如果仅仅是要对付刘备,这样做当然没问题,可那是匈奴人!”    曹旭说道:“不管是刘备还是孙策,他们占了我们的地盘,只会好好对待百姓,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可匈奴人会做什么?”    因此在内战的时候,稍微退几步没什么,可如果是面对异族,曹旭的原则就是寸土不让。    “文和,这些年徐庶在并州很努力,奉先他们也做了不少事,这才让并州的百姓信任我们,或许我们退出去了,并州百姓不知内情,骂的只有刘备,但我们自己心中难道能够安心吗?”    “他们信任我们,我们就不能辜负这样的信任。”    贾诩于是也再劝:“将军说的是。”    曹旭并没有指责贾诩,只是继续说道:“张辽那里不能退,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贾诩心中一叹,他知道,这就是他和曹旭的差别。    他最先想到的是打击对手,只要能够达成这样的目标,任何牺牲他都不在意,他不在乎过程,只在乎结果,且只在乎自己盯着的那个结果,其他的根本无足轻重。    可曹旭却有重重顾虑。    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曹旭可以得人心,可以让她的对手也给予她极高的评价的原因。    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羽听说曹旭不再迟疑亲自追来的时候也是一叹,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候已经到了。    无论他心中对庞统有多少不满,但现实就是,庞统是为了刘备好,是为了保住刘备那么点家底。    因此即便不满,但关羽也是无法拒绝庞统的。    关平看了战报对关羽问道:“父亲,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关平是关羽的长子,他这次把关平带上,其实也是下定了决心了。    关羽听到关平的话略加思考,然后说道:“我们不打。”    “不打?”关平看着父亲:“可是曹旭已经来了啊。”    他们总不至于扭头就跑吧?    关羽说道:“此战我们的目的不是击败曹旭,而是拖延时间,只要主公在益州的行动成功,那么这一战就分出胜负了,你去把魏延叫来,我自有安排。”    关平满心疑惑,但还是听话的去了。    关羽看着帐中挂着的地图,上面已经标示出曹旭的行动路线和大致安排:“有些时候,进攻意识太好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回来啦!    ☆、第167章    关羽不想和曹旭硬碰硬,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    而关羽也很清楚,曹旭不可能把所有兵马都带在身边,然后一条直线走过来的,就算是个什么都不懂的的小傻子也不该这么打仗。    因此关羽的计划就是用优势兵力去对付曹旭的少数兵力,他打算和曹旭捉迷藏。    反正只要拖延时间就行了,不是吗?    对于曹旭来说,关羽的具体表现就是反常,完全不同于他平时的风格。    这次曹旭是让马超打头阵的,毕竟马超憋着劲儿呢,再说了,以马超目前的心态,不让他去反而要生事。    而自从他们开始与关羽交手,马超传来的全部都是好消息,几乎势如破竹,关羽完全不能形成任何有效的抵抗。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且关羽属于打不过就跑的风格,马超看似打了不少胜仗,但真正取得的战果其实有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