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9节  (第1/3页)
    皇帝立即看向赵仲舆,关切的问道:“不知都有谁,是何情状?”    赵仲舆也觉得希奇,不明白皇帝为何对这件事感兴趣,但他还是认真地道:“丧礼是明预主持,温将军、裴将军和王将军等都亲来吊唁,赶不回来的傅将军几个也派了副将过来吊唁。”    见皇帝听得认真,赵仲舆便细细地描绘起来,主要是他们吊唁时说的一些话,其中不乏对苟晞的怨言。    说着,说着,赵仲舆似有所感,隐约猜到了皇帝的本意。    其他几位旁听的大臣也领悟到了,互相对视一眼,纷纷坐直,思考起这件事的可行性来。    “陛下也觉得苟将军此事做错了吗?”    皇帝就看了赵仲舆一眼,叹息道:“阎亨被拿入将军府时,朕曾下旨,想让苟将军念在往日情谊放他一条生路,没想到还是去迟了。”    赵仲舆立即道:“不错,阎亨跟随苟将军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此次是为劝谏,也是为苟将军好,苟将军实不该因此杀他。”    接下来的话就不用说得很明显了,皇帝道:“朕听说明先生为此重病卧床,顾卿,你带一太医去看看明先生吧,劝他开怀些。”    明预是幕僚,依仗的是苟晞,手中并没有兵权,皇帝自然不是要和苟晞争抢明预,而是为了给苟晞的部将们一个态度,做给他们看的。    等看过明预,他就可以再派人去安慰这次感到兔死狐悲的部将们了。    皇帝努力地,又悄悄地挖着苟晞的墙角,赵含章则是光明正大的发布了自己的新钱。    她的新钱大量印出来了。    一筐一筐的铜钱被送入府库中,然后他们自己和自己交易,将府库里都快要落灰的珍珠、宝石、瓷器等都拿出来,大致算了一下价钱后兑换成铜钱。    这些东西会分成几份交给商队,让他们带到外地去交易。    除此之外,赵记当铺正式开张。    赵含章直接占了三间商铺,哦,这三间商铺本来就是赵家的,当年还是赵长舆留给她的嫁妆呢,后来她换给了赵仲舆,兜兜转转,如今又回到了她手上。    三间连在一起的当铺,之所以搞这么大,就是因为洛阳钱少,需要兑换钱的人不少。    赵含章让人贴了公告,表示从今天开始,集市上的交易当以铜钱为主,没有钱的,可以拿东西去当铺中抵押换钱。    以物易物的过程中,商家可能会吃亏,个人也可能会吃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亏了,即便是换了东西,心情也多半不好。    以前是因为没钱,想要铜钱,赵含章得让商队出去很远的地方,把货品卖了换成钱。    但回程只拉钱又亏,所以商队只会留下一小部分钱,剩余的大多会换成粮食和布匹拉回来再卖出去。    可因为洛阳钱少,他们除了钱外,还总能收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想要以物易物。    商队要是纯粹的商队也就罢了,他们大可以霸气的说不换,只要钱。    可他们不是,这些商队都是汲渊组织的,带着赵含章的名义,因此也带了点公的性质。    要是连赵含章都不愿意以物易物给百姓们粮食,那他们就没活路了。    所以,商队总是能换回一堆乱七八糟,用得上,或者用不上的东西。    用不上的东西就只能又运出去,可这一来一回,最少也得二十天,资金回笼特别的慢。    现在赵含章自己制钱,就省略了中间的环节,甚至商队都不用那么痛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