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3/3页)
。    内阁递交折子以及处理意见后,皇帝亲批,严查户部!    九皇子等人自然欢喜,皇帝开口查户部,刑部的人动起手来,户部自然要伤筋动骨,更遑论户部一直是太子监察,若出了重大案件,他必要为此负责,并且受到牵连。    皇帝到底是老了,同朝臣谈论了半个时辰便咳嗽不止,服药无用,歇息过后,也只能勉强言语,只好命太监赶走朝臣,只留了曹宗渭一人。    曹宗渭进内殿的时候,皇后正在跟前侍疾,她眼睛红红的,面上却一点悲戚之色都没有,直起的背脊突显出一个母仪天下的女人,该有的气势和身份。    曹宗渭行礼起身后,皇帝赐了座。    皇帝枕着明黄色迎枕,背靠龙床,气若游丝,他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一点点地流逝,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大明江山,和他的子嗣们。    皇后挥退一旁的宫女,亲自伺候,内室里只有帝后和武定侯三人。    皇帝抬起眼皮看了皇后一眼,皇后收紧薄唇,微微绽了个淡笑,仿佛在告诉皇帝,他越是艰难,她越是要坚强。    皇后握着皇帝的手不肯松开,不到四十的年纪,之前一直保养的很好的她,近日已经有了老态。    到底是心软了,皇帝反握着皇后的手,轻声道:“皇后也留下吧。”    点了点头,皇后坐在龙榻上,问皇帝喝不喝药。    皇帝说等他同曹宗渭说完话再喝。    一阵咳嗽声传进曹宗渭的耳朵里,他略低头,并不直视皇帝,竖耳听病榻之上的人讲话。    皇帝沉默了半晌才道:“曹卿,听说鞑靼又来犯了?”他的病情早就传到关外去了,不止是鞑靼,倭寇也都猖獗了起来。    皇后拧眉看了曹宗渭一眼,似是在警告他不要乱说,她的眉眼当然被皇帝看到了。    皇帝安抚地拍了拍皇后的手,道:“你别干政,朕心里有分寸。”    皇后的眼泪漱漱地落了下来,怎么擦也止不住,她握着皇帝的手,凝噎道:“臣妾偏要骄纵!臣妾不准您伤神!”    二人做了几十年夫妻了,皇后当正妻的日子也不短了,皇帝很是敬爱她,遂放软了语气道:“这世上只有朕一个皇帝。”    皇后眼中蓄泪道:“臣妾也只有您一个丈夫!”    都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皇帝心里虽然记挂着黎民百姓,心却是变得更柔软了,更加重视自己的亲人,若说头一个他放心不下的,当然就是皇后了。    从皇帝病的这几个月以来,皇后几乎衣不解带地从旁伺候,日日要看着他睡下醒来自己才肯休息。    一日两日,宫里人和皇帝自然会认为皇后手段厉害,两三月的坚持,是个人都要心软了,更遑论皇帝日日看着妻子伤神衰老,心里也是不舍的,剩下来的日子里,也就愈发重视皇后了。    是以皇帝病后,除他昏睡之际有妃嫔和前朝重臣前来探视,几乎他都没见到过几个外人。    此番留曹宗渭下来,当然是有要事嘱咐。    皇帝也不和皇后再多说,却一直牵着她的手,语气平淡地对曹宗渭道:“三司会审姜维翻供,必是刑部出了纰漏,才让他反悔的吧?”    曹宗渭如实道:“太子硬闯刑部,严尚书当时不在,遂未拦住太子。”    马元滨使了调虎离山之计,让九皇子和严钧都离开了刑部,所以才让太子硬闯成功。    皇帝嗯了一声,道:“他的供词朕浏览过一遍,虽然翻供了,十之五六必有其事。”病的日子里皇帝更加冷静客观地审视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他心里清楚太子是什么样的人。    曹宗渭表情肃穆,皇后却是面上一松,皇帝转头便道:“炽儿……也不老实。”    皇后一阵心惊,低着头没有说话。    皇帝顿了顿,方对曹宗渭道:“曹卿,留你下来,是有要事叮嘱。不论朕去之后如何……你可要如你祖、父一般忠君爱国,保我大明江山!”    猛烈地咳嗽,皇帝浮肿的脸都憋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