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8节  (第1/2页)
    科长问,“好吃吗?如果好吃的话,我们百货大楼也想定一批。”    钱淑兰从自己挎包里掏出刚才装的卤蛋和鸡蛋干。    卤蛋有八个,鸡蛋干有五个,鸡蛋干的包装是半斤一袋。    既然要开食品厂,只凭李世荣的那点销量哪里够呢。    现在他们的鸡蛋还能卖得出去,是因为其他生产队的鸡蛋都是小鸡仔,等到了八月,那些鸡就开始陆陆续续下蛋了。    估计全刘关县都要为卖鸡蛋而发愁。    既然鸡蛋不好卖,那自然是卖卤蛋和鸡蛋干了。    就像黄豆一样,有人喜欢吃豆腐,有人喜欢吃炒黄豆,有人喜欢吃豆浆。    每个人的品味不一样,所以卤蛋和鸡蛋干也未必没有销路。    永林那边是没问题的,供销社这边收的量有点少。钱淑兰有点不满意。    所以她下一个目标就是省城百货大楼,毕竟省城工厂多,销量大。    “您可以尝尝。”说着她直接把两袋给拆开了。    科长尝了一下,眼睛一亮,“这味道真的很不错。”    关键是很方便啊,开袋即食。城里的工人忙不过来,加班的时候可以买一点尝尝。    科长十分心动,可他还是问出最关键的问题,“价格怎么卖的?保持期有多久?”    卖给国内价格自然要便宜,所以钱淑兰笑着道,“卤蛋每个一毛二,鸡蛋干每斤三块。保质期九个月。”    即使这价格已经打了折,科长还是被这个价格惊呆了,“这么贵?”    钱淑兰摊了摊手,“没法子,里面需要的材料多。”    科长低头看了眼卤蛋那酱黑的颜色,仔细回味了下,确实材料很多。    他有些rou疼,“那行,卤蛋我想定一千个,鸡蛋干我想定一百斤。”    说完,他直接掏出合约开始签合同,交定金。    钱淑兰接过来,点了点头,“行,等你下次过来我再给你货。”    “好!”    说完,科长上了卡车,带着一车鸡蛋回了省城。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亲们的打赏,么么哒    第300章    钱淑兰在自己本子上记了几笔,而后陷入沉思。    虽然现在这鸡蛋都有销路,不需要她再打开市场,可八月份就不行了。    她得多联系几家才行。    “娘,新知青来了。”孙大琴风风火火地从外面跑进来。    钱淑兰点了下头,把本子合上,然后把刚才收的鸡蛋钱交给她。    孙大琴有些踌躇,见婆婆面色平淡,便试探着开口,“娘,你收着吧。等你不在了,我再收。”    说完她可怜巴巴地看着钱淑兰。    钱淑兰揉了揉眼角,“行吧,我过几天就去县城,到时候你自己收着。”    孙大琴脸色一僵,可也知道没法再推脱了,忙应了。    “对了,你刚刚说新知青来了,这次来了多少人啊?”知青们肯定都要安排到养鸡场或是食品厂,她总得要知道。    孙大琴这才想起来,“这次更多,二十个。”    钱淑兰惊住了,“这么多?不是咱们生产队上回那么多,这次怎么还这么多啊?”    论干活这些知青们比乡下人差远了。农村乡下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都比这些十八九岁的知青们挣得要多。    钱淑兰不止一次听王守泉向周社长抱怨,说这些知青们干活不行。周社长还说今年一定少分点给他们。    怎么今年反而分更多了?    钱淑兰把会计本往自己挎包里一塞,大踏步往外走。孙大琴急急忙忙跟上。    到了村口处,不大的地方被一群人围得水泄不通。    许多社员们站在树底下冲着这群人指指点点。    钱淑兰走过去,只见这群人正围着王守泉似乎在讨说法。    王守泉被这群知青们闹得灰头土脸的,钱明华被排挤在外,看着好兄弟成这副样子,黑着脸大喝一声,“都给我散开。再敢胡搅蛮缠,每人扣五十个工分。”    这声音一落,原本围在王守泉边上的知青们全都散开,却并没有离去,站在一步开外的位置,像个包围圈似的,把王守泉围在里面。    钱淑兰这才有机会靠近,只见王守泉的衣服被拉扯得皱皱巴巴的,中间还有几个扣子掉了。    钱淑兰帮他弹身上的土,有些不明所以,“守泉,发生啥事啦?”    王守泉看到钱淑兰好似看到了组织,苦着一张脸,“我的亲娘,这大队书记真不是人干的。”    钱明华也挤了过来,拍拍他的肩膀,替他回答钱淑兰的问题,“上面来了个工农兵名额。咱们县有三个,其中一个落到咱们公社,公社领导已经决定把名额让给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