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则鸣_第7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2节 (第3/4页)

己与金元祯的过往牵扯,便无法将金元祯真正的一面揭于人前,纵是心急,也是无可奈何。

    僧人的机关,并不能直指金国主谋。金元祯为人如何,似乎也与两国合盟之事并不相干。徐挽澜的论据,实在不够充分。

    官家听了半晌过后,微微一叹,只转了话头儿,向她问起宋祁那读书笔记之事来。徐挽澜听在耳中,心上一凉,知道她未能说服官家,官家已然决心要与金国联盟,合力攻打西夏。

    这倒不是徐挽澜的嘴皮子功力大减,实在是三国之争,远比寻常刑案更要错综复杂。天时、地力、人和,她都不占。

    徐三并未泄气,面上虽带了些失落,却也知多说无益,不再继续苦劝。她自地上起身,淡淡笑着,又跟官家夸了几句山大王,待到官家命她退下之后,她一言不发,与金元祯擦肩而过,头也不回,步子倒是坚决得很。

    外间淡烟微雨,秋风萧瑟,她却连油纸伞也不撑,深紫官袍沾了雨水,颜色深如墨迹。旁边有那宫人见了,赶忙撑开纸伞,欲要追上徐府尹,哪知便是此时,宋祁自柱后闪身而出,一把将那纸伞抓起,冷着脸闯入雨帘之中。

    金元祯立于檐下,眯起眼来,只见少年高举着手,只顾给她撑伞,自己那半边身子,反倒被雨完全打湿了去。

    金元祯啧叹两声,不由玩味一笑。

    合盟之事,大局已定。江笛便是费再多口舌,也是困兽犹斗,不自量力。

    她总是这样,明知不可为,偏偏要为之。小犟脾气,倒是惹男人上心,这不,老牛吃嫩草,连那不长毛的,都勾引了去。

    第149章 我欲攀龙见明主(一)

    我欲攀龙见明主(一)

    那少年一袭绛红色的衫儿,靴底是黄叶几重, 积雨莓苔。他低着头, 背着手立在檐下, 用那皂靴碾了碾雨中的落叶, 接着不动声色,移开视线, 瞥向另一边的徐挽澜。

    那女人倚着朱红色的柱子, 抱着臂, 眉头紧皱,不知在思虑些甚么。

    宋祁扫了她两眼,随即故作幸灾乐祸地问道:“你不是挺有本事的么?也有吃瘪的时候啊?那个男的谁啊, 竟然能治住你。”

    徐三闻言,瞥他两眼,心下却是无奈一叹, 只当这少年无知无识, 不晓得此中深浅,全然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若想将他奉为明主, 不知要费多少气力!

    她微微一哂, 转而又想道:若是金宋合盟, 西夏这场仗, 顶多也就打个两三年。按照金元祯和她定下的五年之约, 也就是四年之后,他才会再度出手,对她强取豪夺。

    金元祯一心夺嫡, 图谋甚大,而金国呢,狼子野心,迟早要跟大宋撕破脸皮,大动干戈。

    依徐三对金元祯的了解,他确实有些能耐,但他这人有一个缺点,就是性子急,且自视甚高,他要想得到什么,一定会给自己设立一个期限,并且要求自己一定要在期限内达成目标。

    若是徐挽澜不曾猜错的话,金元祯的计划是在四五年内,当上金国的皇帝。只有这样,当他向大宋提出请求时,他的要求才有分量。就算到那时候,徐挽澜做到了一品高官,官家仍然有可能将她当做货物一般,转送于他人之手。金元祯不必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她拿捏在掌心之中。

    徐三若想破局,倒是有一条路可走——只要金宋开战,宋国就不会再考虑金国的要求,她绝不会被一张圣旨送到漠北。

    但是战争这两个字,说来轻松,实则无比沉重。千军万马,血染黄沙,骨践成尘,何其悲绝。她如何能为了一己私心,抵上千万人的性命?

    徐挽澜兀自想着,稍稍抬眼,看向宋祁。宋祁原本因为她不理睬自己,心里头很是不爽,可此时冷不丁地,跟她对上眼神,这小子倏地移开视线,心里竟是舒坦多了。

    徐三一笑,轻声说道:“那人是金国的皇子,是质子,也是说客。他说动了官家,促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