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0节 (第1/2页)
胡爷爷伸脚踹了一下胡三井的腿说, “赶紧走啊,没看到程程媳妇去接人吗?” 胡爷爷猜得没错,未静是在自家院门口把三个人接进大屋那头的。 实在是这三个人一看就是那干这类辛苦工作的,两个上岁数的大姐都是梳着整齐的三齐头,男的头发也是齐齐整整的,一根头发都没觉得乱。 三人都穿着深蓝布的褂子,一样都是洗得很干净。这个倒是挺合他们三个的工作特征的,在未静把三人请进去的时候,他们三个心里头不由地想, “胡家挺不错的啊,村里头都有自己的地能种菜养鸡,吃得也好啊。” 胡三井这会儿也是很快速的跑了过来,气喘嘘嘘的,那个男的是胡三井原先单位的一个领导,看见胡三井跑过来的时候,还特别地感慨了一句说, “胡三井,你媳妇脑子不好哇。” 第422章 不只是胡三井这个前单位的男领导觉得吴根的脑子不好使,另外俩个女的更是。 其中一个还和吴家最熟,是街道居委会的。 本来吴老头的德性他们这些街道的人都知道,也不愿意管他们家的事。但是,现在是上头领导安排下来的任务。 可一进胡家村,一股股菜香味和rou香味,从不同的人家儿院儿里飘出来时,这位居委会大妈心里头马上就有谱了。 两个做调解工作的女人,一个是居委会的大妈,一个是民政局那边专门做调解的。 她们俩个没那个男同志那么多顾虑,把胡四家的房子可是看了一会儿,都在心里头悄悄羡慕。当然浓香的羊rou味是没进院子就闻到了。 现在能闻到这么香的rou味还真不容易,俩个大妈悄悄地咽了下口水。 胡三井没看出来这几个人这会儿都馋得不行了,而是赶紧招呼他们进屋,还在旁边说, “噢,这是我四弟的房子,盖了好些年了。我住在另一头的院子,没他这个大。” 一笔写不出两胡字来,在三个调解员心里头想的却是另一种。 “胡家村果然富裕呀,这还没过年呢,村里头到处飘的rou味。都这样了,姓吴的都不满意,宁愿在城里头啃黑馍?” 胡幽站在厨房门口,两只手还沾着白面,笑嘻嘻地看着一脸馋样的三个调解员,跟前二嫂未静和胡三井进了大屋那头了。 胡幽和正在往盆里妥着豆腐粉汤的胡二哥说, “他们这些人得有多久没吃rou了,咱那一大锅骨头够吗?” 胡二哥却是“嗤”了一声说, “肯定够,就是估计还得吕局长拿点rou。” 关于这个,胡幽又想到胡三哥的事了。 “送。咱送他点大肥rou,我三哥调户口的事,还有三嫂在咱村关系的事,都得让他帮忙呢。” 虽然胡四家和吕家成了拐着弯的亲戚,但是总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才像那么回事。 当然人家吕局长也是有点门路的,可是那嘴上要吃得好,胡幽可没觉得还有谁们家的rou有自家的香。 胡幽立即去大凉房又提了几根熏肠,拿了五颗熏鸡蛋,一只烤鸭子。 鸭子胡幽就在后院放了个烧烤机直接烤了一下,浓郁的香味,把胡大伯直接给勾了过来。 胡大伯看着胡幽手里的盆,里面又是一堆rou,“吧咂”了几下嘴说, “小宝啊,一样的rou,在你手里头弄得就是好吃。你那脑子里,是不是天天就琢磨着咋整好吃的呢。” 胡幽抿着嘴轻“哼”了一声,把盆放在了厨房的柜子上,拿了把大菜刀过来,就开始把鸭子摁在案板上剁。 “咚咚咚”把大鸭子剁成小块放了一大碗,胡幽又开始切熏肠,这个时候才有空问胡大伯, “大伯,要是这三个调解员觉得咱村生活比他们城里头可好太多了,会不会转过头再去好好劝一劝吴家的人呢。” 那这样一来,不就是太便宜姓吴的了,这种事情是胡大伯最不想看到的。 胡大伯朝厨房外头看了看,低声地和胡幽说, “小宝啊,其实我和你爷爷倒没真想让胡三井离,毕竟孩子都那么大了。其实也只是想给吴家一个教训,别总拿鼻孔看人。主要还是你三伯这人在媳妇跟前儿是个软蛋,要不是咱胡家的血脉正,那胡苗苗和胡小苗,总得被带歪了。” 不过胡大伯对于吴家的人比别人更加了解,轻笑了一声又说, “咱村日子过得还算不错,胡三井可没少和吴根说,可吴根不信啊。咱们成天吃白面条,吴根经常吃黑馍,所以在他们的心里头哇,一定是觉得咱村的日子肯定是不如她的。” 吴根的这种心理是这个年代的特征,有的人还因为在这些年月吃红薯吃伤了,等日子好的时候,一看到红薯就觉得胃疼。 胡幽转头看着胡大伯,又不太确定地问胡大伯, “那三个调解员吃了咱家的rou,再回去说服吴家的时候,肯定要说咱的日子不错的。” 胡大伯却是翻了个大白眼,“嘁”了一声说, “吴老头怎么可能信呢,他一定会嘲笑那几个调解员的。” 其实来胡家村的这三个调解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