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节  (第1/2页)
    据说哈佛新生有三个传统,其中之一就是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和自己的伴侣在地下图书馆为爱鼓掌一次。    顾新橙起初不信,后来有次她意外听见某些奇怪的声音,像是在闹鬼。    谁知身旁的女同学分外淡定地冲她眨了眨眼,她才意识到是怎么回事。    她找了个空位坐了下来,身旁是个阿拉伯裔女孩儿,包着彩色头巾,正在发邮件。    整个图书馆的学生都很忙碌,大多是在做教授布置的阅读任务或者写课程论文,还有人聚在一块儿进行小组讨论。    顾新橙拿出电脑,打开文献,翻开笔记本开始安心阅读做笔记。    每周两百页的全英文文献,这还只是单个课程。    到了十点半,她将本子合上,闭着眼睛微微转动眼球缓解压力,打算休息一会儿。    她的休息方式挺特别——去书架之间散散步。    每当顾新橙走在迷宫般的书架之间,都会生出感慨。    前人的智慧浩如星海,人这一生若能择一叶小舟,畅游书海,也是一件幸事。    绕过几个书架,忽然有人拍她的肩膀,“嘿,好巧。”    顾新橙一回头,是个金发碧眼的高个大男孩儿,名叫安东尼。    他俩不是一个学院的同学,安东尼在工程与应用科学院,两人是在某次校园组织的名人交谈会上认识的。    那个交谈会邀请的是哈佛杰出校友,某位世界五百强公司的创始人。    “感恩节假期有什么计划吗?”安东尼问。    “感恩节假期……”顾新橙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国内没有感恩节,“暂时没有。”    “一起去加州玩啊,瑞秋也去,还有其他人。”安东尼说,“上次你做的食物味道很好,我想再吃一次。”    顾新橙想起来了,是她包的饺子。    当时十来个中国留学生在一块儿聚餐,安东尼也来参加。他尝了她包的饺子之后,赞不绝口。    “去加州做什么?”顾新橙问。    她来美国之后,只在波士顿及周边活动,从没有出过远门。    “我家在加州,”安东尼罗列了不少景点,他说,“……哦,对了,我们还可以去加州一号兜风。”    “听上去不错。”顾新橙说。    “我有个朋友在硅谷的实验室,我们可以过去参观。”    “什么实验室?”    “人工智能实验室,我打赌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之一,有很多新鲜的东西。”    听到这几个熟悉的字眼,顾新橙来了兴趣。    当初她去参加人工智能峰会,对这个行业了解了不少。    顾新橙这学期选修的课程里也涉及了这一方面,她挺想去看一看。    “行,我和你们一起去。”顾新橙说。    “没问题,保持联系。”安东尼做了个电话的手势。    今天下午有一门课,名叫《技术与运营管理》。    这门课的女教授喜欢穿男士衬衫,总是一副男孩子的打扮。    顾新橙在食堂吃了一顿简易的午餐,便前往教室。    美国大学的教室布置和中国不太一样,讲台在中间,学生的座位环绕着讲台。    授课是互动式教学,而不是教授讲学生听。教授和学生更像是在交流,各种思维和想法的碰撞,甚是奇妙。    一节课下来,顾新橙收获颇丰。    周围其他同学大多用电脑或平板做记录,只有她维持着用笔写笔记的习惯。    笔划过纸张的触感,给她一种踏实的感觉。    教授下课前布置了下周的作业,文献阅读和课题展示缺一不可。    在美国,大学生的课业并不轻松。    下课之后,顾新橙继续去图书馆自习。    周教授在这儿当访问学者,平日里还挺忙碌,和她联系并不多。    偶尔也会有点儿事情交给她,比如说,让她翻译文献。    今天他给她发来了一篇文献,顾新橙一直翻译到晚上九点,这才弄完了初稿。    她收拾东西出了图书馆,一抬头就望见一轮圆溜溜的月亮。    她想起一件事,明天就要过中秋了。一眨眼,她在美国已经待了两个月了。    她回宿舍的第一件事,便是给顾承望打了个微信电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