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7节 (第1/3页)
二王子已有王妃,在大王子求娶信阳一月后成的婚。信阳与大王子同屋,但并未成婚,算起来两人并不是真夫妻。依照当年殷鲁联盟的誓约,无论谁做鲁王,信阳都必须是王后。 当时有流言传,说信阳当年在殷都时就与出使殷国的二王子情投意合。信阳作风,一贯放荡不羁,少女时期的情事更是数不胜数,与一个王子往来,再寻常不过,连私相授受都算不上。因为她都是光明正大。 信阳最终还是没有成为鲁王后,她正式嫁给了大王子,也就是现在的武昌侯,传闻中被戴了无数个绿帽还为情敌养女儿的那位。 此次信阳回帝台,鲁王并不知情,鲁使自然也就不知道。鲁使在加冠大典上看到信阳,吓了一大跳,之后为了与鲁皇后商量送鲁公主们来帝台的事,不得不逗留,只好拿信阳做借口——信阳何时回鲁国,他就何时回鲁国。 鲁使虽然对信阳擅自回帝台的事不满,但让他当面指责信阳,他是万万不敢的。鲁使甚至连写信告知信王的勇气都没有,他让鲁皇后写,鲁皇后不写,让他自己写。鲁使没这个胆子,回了鲁国,他还想多活几年。 鲁使不打算插手信阳的事,他只想用信阳做个幌子,好让他能够在帝台多结交几个殷贵,在鲁王将公主送过来之前,为公主们嫁入殷王室做准备。 鲁皇后忙完了加冠大礼的事,一身轻松,才轻松没多久,就被迫面对新一轮的麻烦,她不是很开心。她想喘口气。 “何必这般急。”鲁皇后对鲁使说。 鲁使道:“如果殷王室还是殷都的那个殷王室,倒也不必急,太子要娶妃,得他自己一个个去求娶。几年前殷王室刚成帝台的殷王室,那时其实也还好,因为大家都没将称帝的殷王室当回事,帝太子娶妃,虽不必自己求娶,但来争抢的人也不会多到哪里去。可现在——” 后面的话,鲁使不必说,鲁皇后也明白,她长叹一口气,不知该喜该忧。 帝太子加冠大礼后,往帝台送公主的绝不会只有鲁国。与其晚送,不如早送。 鲁皇后道:“我这就准备起来。” 鲁皇后忙活起来,鲁使也没闲着,在帝台各处往来。往来了没几天,府门都没认全,鲁使就被告知,殷王室将派人为他饯行。 信阳回鲁国了,他这个鲁使自然也就不必再留在帝台。 鲁使讶异,与前来送话的人问:“公主这就回鲁国了?” 他以为信阳至少会在帝台待三个月,等鲁王室派人来接才会回去。 那人答:“昨天回的,帝太子亲自送到城外。” 鲁使愣住,百思不得其解,一时分不清信阳到底是被殷王室赶回去的,还是自愿回去。 上次加冠大典之后,赵枝枝对信阳念念不忘。 她觉得信阳很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和她不一样。 要是能再见见信阳公主,和她再说上几句话就好了。赵枝枝如此这般想了好些日子。 她原本打算在冠礼之后向太子提出面见公主的请求,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样不太好。信阳公主大老远赶回来,此时正是与亲人团聚的好时光,哪有空搭理旁人? 为了不打扰信阳,赵枝枝很礼貌地等了半个月。半个月之后,等她再次想起这件事时,信阳已经走了。 姬稷喘着热气从赵枝枝身上翻下来,确切来说,他是被踹下来的。但赵枝枝也不是故意踹他,她就是突然听到信阳回鲁国的事,一不小心,腿蹬了一下。 姬稷闪躲及时,热得不行,顾不上和她计较,拿过床头的大蒲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