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1章 可否能上柱香 (第1/2页)
当年的南宫瑾,因为一伙儿戎狄的商队强抢了西运城百姓的粮食,便带着青南、青司和青棠三人便追了过去,硬是将对方打得弃车而逃。 当然,他们也没能讨到好,都受了些皮外伤。但是他们将粮食带回西运城的时候,被百姓热烈的围着关怀,城中唯一的一处药房免费帮他们包扎了伤口。 那个时候的南宫瑾还是一个小少爷,从未吃过如此大的亏,刀伤深可见骨,缝合的时候却一声都没吭,反而嘲笑那三人疼的龇牙咧嘴的样子。 他们兴高采烈的回去,得到的是当时的靖王的一顿兵法。 小小年纪的南宫瑾并不懂得,自己明明是做了好事,为何还要被责罚。当时的靖王告诉他:“你现在不是靖王府的世子,而是西北军营的一个小兵!没有命令擅自行动便是违抗军令,必须受到责罚,这是你应得的!” 小南宫瑾彼时性格远不若人前那般稳重,在自己的父王面前还是十分不羁。 他梗着脖子顶嘴:“可是孩儿就是做了好事,为何不鼓励大家都去做为百姓着想的事,反而要时时想着规矩,处处请示?若是事事都如此,那便早就错过了先机!” “父王之前教过孩儿,为官者要以百姓为首要,将自己的性命置之度外,要先保证百姓的安危,孩儿觉得自己没做错!” 靖王看着只到自己肩膀的少年,沉默了许久,竟然不知该如何反驳他。 良久,他才道:“可是我们是为人臣子者,便不得不做这样的事。” “既然如此,那咱们便自己建一个更好的王朝!” 彼时的少年自然知道那句话若是被人知晓了,将会给靖王府带来灭顶之灾,可他还是不管不顾的说了。 而那时的靖王却没有训斥他,而是说:“那你要记住今日所说的话,莫要食言了。” 虽是如此,一顿军法是少不了的。 靖王看着趴着睡着的少年,背上已经是血rou模糊,手臂上缠着的绷带已经被鲜血染红,看着少年因为疼痛而皱起的眉毛,他拿着一旁的蒲扇帮他扇凉,以减轻他背上的痛意。 直到天刚亮起,靖王才放下扇子,走出了军帐。 像是心意相通一般,本来还在熟睡中的南宫瑾睁开了眼睛,他看着父王的背似乎佝偻了些,逆着晨光,像一座大山,压在自己心头。 从那以后,人人都发现那个京城来的小世子变了,不再为所欲为,不再固执己见,他学会了听从命令,也学会了事事申报。 唯一没学会的,便是一颗热心肠,百姓遇到危难,来不及请示的时候,还是会出手相助,随后回到军营便自动领罚。 青司看着赵若曦异常坚定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十年前的那个小小的少年,他对他们说:“咱们要问心无愧,不惹事,但是也绝对不能怕事!跟着小爷的人,绝对不能做孬种!” 他快走几步,赶在赵若曦之前到了大门口,他背对着赵若曦,声音有些隐忍的暗哑:“娘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