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2节  (第1/2页)
    说完,乔御又从公文包里掏出另一沓纸。    “这是我上学期的成绩单,数学、生物专业,都是全专业第一。绩点综合排名全校第三。”    若非他经常请假,第一其实也不是问题。    唐良文点点头:“不错,老师很欣慰。”    乔御又拿出一张《人民日报》:“之前,我因为证明孪生素数猜想,获得2014年柯尔数论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华人学者,这是当时官媒的报道。”    唐良文:“很强,好!”    乔御面对夸奖处变不惊,淡定地继续在公文包里翻找起来。    唐良文不禁陷入沉默。    妈的,怎么还没完。    按道理说,他都一把年纪了,早过了嫉妒同学成绩比自己好的时候,但是不知为何,唐良文的口腔内浮现出一阵酸味。    “这是‘华国万人计划’奖章。”    没了。    乔御终于放下了公文包。    唐良文松了一口气,问:“乔御同学真的非常优秀,你今天是为什么来找老师呢?”    他挪动了一下身姿,腰间的钥匙串顿时哐哐作响。    乔御露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想来申请一下各种奖学金,顺便申请一下学校的实验项目基金。另外,我听说论文的版面费可以报销……”    他算过了,国家奖学金八千,校级新生奖学金五万,几篇论文版面费加起来十五万。    加起来国内十八线小城市一套房首付有了。    但,乔御真正在乎的,还是学校的实验项目基金。    为了鼓励科研,不少高校都设置的有实验项目基金。不同于社会上的投资,要论文署名权和专利。高校的项目基金都是天使投资,只要通过就批钱;目的是鼓励创新,激发高校学子的科研兴趣。    一般来说,这笔钱通常在1万到50万的区间内波动。    年年都有本科生申请学校的实验基金,但通过率并不高。    而且,就算通过,也少有人能拿到最高额度助研金。    难度差不多相当于再考一个高考状元。    毕竟燕大高考状元遍地走,四个年级加起来,一次性要到50万的也数不出一只手。    唐良文一听,乐了。    原来乔御是来薅燕大的羊毛了。    “可以。”唐良文慢吞吞的从抽屉里拿出申请表,“先把表填了吧。”    但凡涉及到钱的问题,给钱单位的态度往往都暧昧不清。    尤其是负责财政的会计打工仔,脸臭的像是从他口袋里掏钱一样。    因此,按照规章制度慎重一些,总归不是什么坏事,免得事后扯皮。    像是燕大的申请表。    不仅要表明自己打算做什么实验,还要附上相关介绍,并且证明实验的可行性,学校的钱不会打水漂,如果有已经发表的论文呢,那就更好了。    除此外,还要表明自己为什么申请这么多,打算花在哪。实验靠谱,花钱计划不靠谱,也是容易被pass掉的。    最后,由院上、校上审核无误后,就可以打钱了。    一套流程下来,快则半月,慢则一学期。    作为校内知名人士,乔御大概能享受加急vip待遇。    “不用了,老师。”乔御拿出了蓄谋已久的申请书,“申请表我之前就找张教授要过了。这是我的申请表。”    唐良文:“行,好。”    说完,就拿到手里,翻阅起来。    别说,乔御准备的还挺充分的。    “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啊……”唐良文摸了摸下巴,“强啊,我都不敢做。”    “咦,好像分析的挺有道理。”    “还有两篇相关论文。”    “嗯,不错,都是《自然·通讯》上的论文。”    “财务报表也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翻着翻着,唐良文的手顿住了。    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乔御写的最后一行字。    [申请经费:100万。]    作者有话要说:——    *规定我瞎编的。    如果有人在北大的同学可以假装没有看到。    架空魔幻现实主义网络快餐文学。    第143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