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_第2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2/2页)

入原盐作为晶种,促进卤水不断结晶,可以提高产量。”

    噢,这样。

    图罕恍然。

    但南石毕竟存盐不多,撒一点就少一点,他对做盐种这件事有些犹豫。

    “那我们图赫出吧。”

    一旁的大胡子族长拍了拍胸脯。

    “宁小先生说能多收,我卜力二话没有,绝对相信!”

    他拍板拉来了两袋盐巴,在宁非的指导下,盐工将这些粗盐全部撒进了结晶池。

    又等了两日,结晶池中逐渐出现了盐化。

    宁矩子绕着池子走了两圈,重点观察了一下盐池底部的结晶板,然后摸了摸下巴。

    “该耙盐了。”

    宁非说的耙盐,就是用盐耙将结晶池底部板结的盐层破碎,形成一个个小颗粒。

    这是个既需要力气,又需要技术的活计。用力小了盐层不破,用力大会刮到底层的石泥,十分考验对于力道的把控。

    封恺试了试,很快就找到了诀窍。

    他和赫兰一起耙盐,他那部分做的颗粒细腻却又没沾到杂质,赫兰就比较糙,一出手就把盐池一角耙成了泥汤。

    “你恁地不小心!这都是盐巴啊!”

    赫木达气的直跺脚。

    他这个儿子把船是个好手,但干别的真心不走脑子,可是给他丢人现眼了!

    赫兰干笑一声,求救地看向宁非。

    “小先生,这咋办啊?”

    宁非:“也没啥别的办法,抅混吧。”

    好在当初造结晶池的时候他就留了个心眼,将偌大的池子用石块分割成若干部分,每块都有独立的出水口。他让盐工向池内灌入一些清水,同时用木耙将池内混水推向出水口,很快解决了浑水的问题。

    之后的几日都是重体力活,盐池内的盐粒逐渐析出,需要反复耙盐避免盐粒联结在一起。眼看着淡粉色的盐粒细密可爱,盐场里的盐工都卯足了力气,不知疲倦地在结晶池中来回推盐。

    终于到了收盐的日子。

    这一次不用人请,东胡三部的重量级人物再度聚集在南石城中。

    看着一辆辆装满粉盐的木板车被拉进小院,三部族长如同喝到了假酒,满脸通红不说,整个人都激动得微微颤抖,手脚不知往哪放。

    “出盐了!真的出盐了!咱们真的晒出了盐!”

    图罕激动道。

    图赫族长卜力更直接。

    他伸手从木板车上抓了一把塞进嘴里,被咸的涕泪横流,却一个劲儿地傻笑。

    “咸的!咸的!比咱们以前买的那些都咸得多,是真正的好盐!”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宁矩子。

    “小先生,咱们这算是造成功了吧?”

    宁非也被气氛感染,本来是笑着看几人验收成果。等听到卜力的问题之后,他却轻轻摇头。

    “还差最后一道工序。”

    最后一道工序。

    正准备大肆庆祝的几人齐齐转过头,都是一头一脸的问号。

    这盐丝毫没有苦味,又颗粒均匀,已经比他们能换得的盐巴好太多,还需要什么工序?

    “要提纯的。”

    宁非笑着说道。

    他也不废话,直接搬出工具给几人演示。

    血池出品的盐块品质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掺有杂质,还需要进一步过滤提纯。

    受条件所限,有些仪器和化学试剂在本时代无法获得,只能将提纯步骤尽量简化。

    宁非找来一个木桶,直接倒入之前就烧开后冷却的井水,将淡粉色粗盐不断放入水桶中,直至盐水饱和。

    昨天他拜托赫兰送来舠鱼船的布帆。萍花小jiejie的布织的细密紧实,很适合作为包裹活性炭的滤纸。过滤的炭块是天匠人纳达在宁非的指导下纯手工制作,品质超过宁锯子的预期。

    如此反复过滤几次之后,木桶中的盐水以rou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更加清澈,看得众人啧啧称奇。

    “我早就想问了,你们用的这是啥布料,竟然这样细密?”

    “是哩是哩,做船帆刚刚好,一定特别兜风。”

    东胡三部都有船,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帆布的好处。

    宁非也不藏私,乘机安利了一波自家织布坊的产品,引得众人十分向往、

    “噢,要是他娘的能出海就好了,老子亲自去你们那里看一看,也买上几卷帆布,去海上过过瘾。”

    卜力拍了拍脑门。

    “狗娘养的西胡杂种,早晚有一天老子和他们拼一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