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7节 (第1/2页)
文书听了他们的来意,从身后的柜中取了卷册出来,翻了翻。 “你们家亲戚叫什么名字?” “叫熊柱子,你是我亲兄弟。以前住在涿州二郎河附近的蒙牛屯,涿州打仗之后,便来了北边。” 他说话的时候,那年轻的文书便拿着根木炭笔在布帛册。 不,不,好像不是布帛,是比布帛还要薄的什么,上面满满地写着字。 熊大伯没上学学塾,所以看到能读写的兵丁格外羡慕。 边军的兵可真厉害,还会写字……这在他们老家,可是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学的玩意呢。 要是他家的娃也能有这样的本事就好了。 一开始只是隐约的羡慕,可随着投亲之旅的展开,这种羡慕逐渐膨胀,最终变成无法控制的渴望。 熊家人这才发现,原来传说中偏僻荒凉的边城,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变成了不亚于中原的繁华模样。 整齐的水泥房,衣着简单却质地厚实的普通人,壮实活泼的男娃女娃,以及空气中隐约弥漫的饭菜香。 乱世之中,这哪里还是什么苦寒贫瘠之地?这分明就是世外乐土!是即便在繁华似锦的中原,庶民们也不曾享受过的自由之地! “爹,二叔家住的也太好了,比咱老家还宽绰。” 熊二山小声嘀咕道。 熊大伯没说话,担心说不羡慕那可是假的。 自家兄弟老实憨厚,混得也不甚出息,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土鳖翻身,看这小院收拾得多齐整?! 熊二叔听说自家兄长才来投亲,早早便带着家人在门口等候。 能在乱世中与大哥一家重逢,熊二叔是打心眼里高兴。刚好最近边军开放了流民落户政策,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大兄,盼望着之前托人送出去的消息兄弟一家能收到,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了。 看着自家男人,高高兴兴的跟兄弟在外边叙话,熊大娘带着几个媳妇走到后厨。 虽说来者是客,可cao持一家子的午饭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熊家都是勤快人,不可能放着妯娌婶娘自个忙活。 “呦,环娘都长这么大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熊大娘看向在厨房里忙碌的侄女儿。 “可是定亲了?” “没呢,不急。” 熊二婶笑着回道。 “吓!咋不急哩?” 熊大娘被吓了一跳。 “及笄的年纪,现在就得相看,不然好的可都没了。” 熊大娘还是个热心肠,张嘴就把事情揽在身上。 “你等着,等大娘安顿好了,大娘帮你张罗张罗,我们这一路过来的有好几个好的小子,又勤快又懂事,将来能有出息!” 这话环娘不好回答,做人娘亲的熊二婶先是谢过大嫂,然后如实地说了环娘的情况。 “现在在定安城里学本事呢,将来要去医馆上工,现在她也没心思相看。” “啥?环娘上学了?可是会读书识字?” 熊银环很不好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 一旁的熊二婶略骄傲。 “读书识字自然要会的。大嫂啊不瞒你说,我都没想到咱家这个丫头这么聪明,她们是和学坊里的小郎君一并考的旬考,环娘得了第一名!” 熊大娘捂住嘴,看向熊银环的眼神立刻变得不一样。 第一名?!那不就是文曲星啦! 环娘有这本事,生成女娃真是可惜了! “不可惜不可惜!女娃也一样能有出息!” 熊二婶哪能看不出大嫂的心思。 “咱们边城没那么多劳什子的规矩,女娃只要聪明勤快,一样也能有出路!大嫂你住久了就明白了!” 啧啧,这就“咱们边城”了,明明也就早过来半年多的光景。 熊大娘看着脸冒红光的弟妹,看着整齐宽敞的小院,看着眼前的二侄女,心中也对未来生出了几分期待。 也许,这里真的不一样。 第250章 三月初一, 大地回春,正明帝刚刚任命的骠骑大将军虞正耒骑马立在城头,面沉似水地看着远处逐渐逼近的胡骑大军。 他的兄长虞正乣在浞州之战中被胡人突袭, 被俘后直接砍头示众。尸体被切碎喂了豺狼,头颅则是在浞州城足足挂了十天, 以示对东西二帝的挑衅。 这事被虞家引为奇耻大辱。 虞正乣出身虞家嫡系, 少年时代便有文武全才之名,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浞州一战教他领兵, 正明帝司马良是寄予厚望的。 结果万万没想到, 大战正酣之际忽然冲出了胡人,伪将石崇德虽然也命殒此战,但人家至少是死在战场上。虞正乣战败没有自裁, 被俘后还被百般折辱,这就是在扇虞家和正明帝的脸面。 正明帝大怒,但又不好真的下旨斥责虞家。解藤、解泽先后殉国, 解家赔了五万精兵在同淄城,元气大伤, 现在虞家在朝中一门独大, 他不得不考虑对方的想法。 于是,面对逐渐逼近的西胡大军, 正明帝只得捏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