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6节 (第2/2页)
,惊为仙物。 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这商贾开始在定安城中大肆购买报纸,然后翻几倍贩运回到外地,竟然还供不应求。 后来他想方设法在城中找到了门路,成为《定安报》的地区分销商。 大半年的稳定销售额,让他在同级别的商贾中脱颖而出,不但提升了等级,还被邀请到九凌城印刷所直接提货,经由乌知河航运走水路包邮,送至距离他最近的一处港口。 这可是超等级待遇了,走了这一遭,以后再遇到别的行商,他也能吹一波大的。 商贾十分得意,进九凌城的时候也格外珍惜。 这城果然神奇,处处都透着和普通城池不一样的奇异之处,看得商贾眼花缭乱,什么都觉得新鲜。 比如他知道那什么“聚众作法”只是娃们读书识字。 九凌城中有个叫做“九凌城学院”的地方,从启蒙识字到术数计算,再到天象水文,无所不包,无所不教。 只要受试合格,就能把自家的娃娃送去上学,学费不高,食宿实惠。只要有天分肯努力,能学到想都不敢想的本事! 眼前这些穿着五红六绿的少年少女们,都是九凌城学院的学生,每个入学的学生都会发一件款式相同,颜色一致的“校服”。 学生们按照衣服的颜色区分年级,每天早上他都能看到这些娃娃脚步匆匆,走去学院坊上课。 今天早上这么躁动,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商贾坐在早餐摊子旁张望了好半天,实在不住好奇心,便伸手招呼伙计打探道。 “哎,哎,今天城里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 伙计一愣,抓了抓头。 “啊?客官这话从何说起?” 那商贾努了努嘴,点指了一下几个生员聚集的角落。 “那个,他们都怎么了,看着都有点不对劲啊。” “噢,你说上学的啊。” 伙计恍然大悟。 “今天是大考日,这些生员今天都要考试。” “您看这算什么,发榜日才热闹呢。到时候学院会在坊前张榜,人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分数,到时候那些生员的爹娘也会来看榜,有些都是带着竹条来的哩!” “每年有吊榜尾的倒霉蛋,不通过就要被降级,被家里满街追着教训,打得那叫一个热闹,您到时候还可以去学院坊瞧瞧。” “噢。” 那商贾点了点头,语气颇有些不以为然。 “吊榜尾便吊榜尾嘛,大不了再读一年便是了,何必当众教子。”、 伙计一听他这语气就乐了。 外地来的客人不了解那种心情,事情没轮到头上怎么说都轻松。可等家里真出了一个扶不上墙的蠢货,让他在大庭广众下失了脸面,怕他就不会这样从容了。 这样的家长,他这一年一不知见了多少。 活计想了想,便又随口补充了一句。 “等大考过后便是分班,决定将来要学什么本领。再之后是招生期,今年学院据说要扩招200名生员,客官若是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热闹。” “哦?” 他这句话,立刻吸引了商贾的注意。 “你说这学堂要招生?” 商贾瞪圆了眼。 “不是边城的也能进来?” 听他这样问,活计点了点头。 “自然可以,只要能通过考试和资格审查,谁都可以来上学。” “墨宗和大都护府要开天下学路,印制可供天下人识字学文的书籍,很快就会面向天下贩售。” 他从怀中摸出一本薄薄的纸册,在商贾面前晃了晃。 “喏,就是这个,我们九凌城的制定教材,一模一样的呦。” 第296章 那商贾自己便是贩报的, 听说有书,马上眼前一亮。 “有书?!” 他伸长了脖子。 “可是那《东山群雄传?》” “嗨!瞧您说的。” 活计打了个哈哈。 “这可是咱们九凌城学院的指定教材,谁拿个杂书当正经事。” 他这样说, 《东山群雄传》的忠实粉丝可就不干了。 商贾是没读过书的,他能叫出《东山群雄传》的名字, 那也是因为他一到定安城就去饭庄听人讲书, 一天不听就心痒痒,很是为书里的情节痴迷。 后来这本“奇书”逐渐从边城扩散到中原。 中原识字的平民不多, 也看不懂《定安报》上都登载了些什么。不过有些戏班子看到了讲书的好处, 特地派些机灵的学徒去边城听故事, 一边听一边记忆,回来还教给班子里的其他人。 边城的讲书可不仅仅讲的是故事,每天讲书的先生都会根据情节教些文字。有了情节的加持, 学认字这事一点都不枯燥,听完了故事回去和大家唠唠,记得还特别清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