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页 (第2/2页)
人等围在一起集思广益。 “还可以用于修河道,这些年南边的各个州县,一到夏季,江河里就发大水,冲垮堤坝,淹没周边的村庄农户,有时竟然连县城都会遭殃,如今有了这个水泥,比石头坚固,这下堤坝不会再决堤了吧。” “而且这水泥运输轻便,不像石头那般笨重,需要耗时耗力,我估算了一下,如果水泥充足的情况下,单修延河的话,几万民夫几个月内就能修好,而这在以前是五年十年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不断有人加入话题,也使得工部这边热闹极了。 “是啊,这水泥对我们工部有莫大的好处,只要水泥一到位,工部这边立马就能施展起来。” 只可惜…… 朝廷没钱。 就帝都城外的那一截水泥路,还在陛下自己掏腰包修的。 总不能这天下所有的建设,都让陛下掏自己腰包吧。 眼看这建功立业,名留青史的事情就在眼前,看得见却摸不着,一众工部的官员别提心里多憋屈了。 工部尚书为了水泥一事,都跟户部的尚书吵了好几架,如果不是户部没钱,他们何至于不能施展抱负。 而户部尚书气不过,跑去找兵部理论,正是因为他们兵部连连打仗,还打败仗,才把国家的财政打空的,害得他现在,上对不起陛下,下对不起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 兵部尚书是个火爆性子,嘴皮子又不如人家的溜,被户部尚书一刺,直接撸起袖子,两人打起了架来。 最后还是陛下出面,才把他两给拉开。 劝完架 ,谢苍溟为了这钱的事,头疼得几宿都没睡好觉。 自从打仗以来,这国家的财政是一年不如一年,除了勉强维朝政和打仗外,几乎就不剩什么了。 现在想要全了工部的心思还真不可能。 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些不甘心,不甘心一个做千古一帝的机会就此从自己的眼前溜走。 这些日子正在心里憋着气呢。 就在他气不顺之时,好些封夹着银票从各州县发来的文书,彻底解了他心结。 居然有商人主动向朝廷捐钱修路! 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被这些文书给震了三震,震惊之后,又都免不了一喜。 尤其是工部这边的官员,嘴角都裂到了耳后根子去。 只要有钱,他们的营造就能实施起来,他们才不管这钱是捐的还是朝廷拨的。 谢苍溟本也在为钱的事发愁,如今看到有人捐钱修路的奏折,还有谢安澜加急送与他的信笺,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大手一挥,准了。 诏书一下,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姜参几个商人捐钱修路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