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祖宗回来了_第3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6节 (第3/3页)



    能传到朝廷,就能传到市井之中,何况市井之中还有一批即将入仕的学子。

    是的,过了年就是春闱,已经有外地学子陆续来到京城,来到国子监,来到各个可以打通关节的地方,想要在来年春闱中一举成名。

    顾宪成就是其中一个。

    若问顾宪成是谁,他也是江南世家子弟,沈唯卿昔日好友。

    如今沈唯卿恢复功名,也可以参考,就可以光明正大交朋友了,顾宪成从江南过来,直接就投奔了他。

    这日他和沈唯卿一起,和国子监的几个同窗游湖交流文章,不知道是谁提的开头,就说到了国库空虚这个问题。

    大家纷纷献计,讨论如何能增加国库收入。

    其实沈天岚已经给大家提供了思路,实行起来也凑效,就是中途腰斩了。

    腰斩的原因非常简单,沈天岚去世后他的人马被皇上一网打尽,一些大家族大官吏并不支持改革,所以很多改革就半途而废了。

    也就是改革可行,但是需要强而有力的人领导,现在没有那个人,大家也不敢再跟皇上提那个人。

    所以讨论来讨论去,症结都在皇帝和内阁。

    问题出在这两个地方,就没人敢谈了,学子们有一瞬间无语,然后把话题转移到学问上。

    顾宪成想了想,把沈唯卿叫道船尾无人的地方,他问道:“你祖父活着的时候就没有给你留下治国之道吗?这个问题,他应该很有思路,没跟你讨论过吗?”

    沈唯卿点头道:“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人微言轻,能跟谁说去?谁又信任我呢?”

    顾宪成道:“不是皇上亲自赦免你,恢复你的功名吗?”

    沈唯卿道:“那是我幸运,遇到了贵人,此时却不是提这件事的事情,我想等我高中那天在殿上再说,如此一来皇上对我印象更深刻,也不枉费祖父栽培我。”

    顾宪成认同的点着头:“这点倒是不错!”

    说完他笑道:“到底是什么主意?能不能跟我说一说?”

    沈唯卿还没表态,顾宪成就道:“你放心,我肯定不会告诉别人的,更不会自己拿去用,好歹我也是读书人,绝对不会窃取别人的治国大计,纯粹是好奇。”

    沈唯卿笑了,如春风一样和煦的,他道:“顾兄言重了,这没什么,我又怎么会怕你窃取呢,其实真的是非常简单的主意,你知道恒远钱庄吗?”

    顾宪成点头道:“之前都没听过,好像一夜之间就发起来了,十分有名不说,老百姓还很信任它,都喜欢在那里存钱。”

    沈唯卿点头道:“恒远钱庄如今已经不用银子做流通的钱币,他们印了纸币叫恒远币,像银票一样,却比银票面额小,非常实用,老百姓可以去钱庄兑换恒远币拿出去花,就不用带那么多铜钱,恒远币也随时可以到恒远钱庄兑换银钱,随时都可以。”

    “我祖父活着的时候也说过,国库空虚不仅仅是收不上税,也是市面上银子太少,所以朝廷完全可以印一些纸币,一个钱庄都可能印,为什么朝廷不能呢?”

    然后想印多少印多少,到时候国库有多少钱还不是朝廷说了算?!

    顾宪成恍然大悟,竖起指头道:“不愧是首辅大人的主意,高!”

    下了船后顾宪成说要去买书,没有跟沈唯卿一起回家,沈唯卿带着元宝两个人步行着走在京城的胡同街道上。

    看沈唯卿心不在焉的看着天空,元宝想了想,还是问道:“公子,您为什么把太爷给您留下的治国之道告诉顾公子啊?虽然是同窗,但是人真的说不清,尤其是面对功名利禄的时候,万一他拿着说出去,被朝廷采用了,那不成了他的功劳了?以后入仕他就会走的比您顺了!”

    船头的时候,元宝在。

    沈唯卿想到了李光尘,心想也不知道小姐在干什么,过得好不好。

    然后他才收回心思对元宝道:“那不是祖父跟我说的话,那是小光告诉我的话!”

    元宝愣了:“您不是说是首辅老太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