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种田养娃当上了皇帝_第28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83页 (第2/2页)

哈达尔的军队打回去!

    从人数上来说,他的军队并不占优势。

    即使集结了南境所有城市,贺长季的军队也才不到两万人,而哈达尔那边的人数原本就有十万,虽然分了一部分去镇守北方各大城市,但依旧有六万之众。

    这六万人不过是因为没法渡河所以才无法发挥出人数的优势。贺长季很清楚,如果无法一击反杀,那么他手底下的这两万不到的士兵,都会成为胡骑脚下的亡魂。

    虽然已经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但贺长季还是向邵清仪写信说明了如今的态势。

    邵清仪一想到这场战斗的凶险,就忍不住打起了退堂鼓。

    不行,不能这么硬刚。

    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这要是败了,南境不但没了守护的力量,而且还会士气大减,到时候整个梁国就都落入胡人之手了。

    贺长季显然是清楚这一点,所以他的信中催促邵清仪继续完善他之前提出的全民皆兵的计划。

    即使只剩下老弱病残,但只要还有一战之力,南境就还有希望。

    邵清仪却是立马回信阻止了贺长季的打算。

    这样风险太大了,还是得另外想想办法。

    邵清仪收到回信,眉头紧紧皱了起来。

    渡河不行,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去北地了吗?

    热气球虽然能渡河,但带不了多少人,也没法搬运粮食,这个肯定不行。

    那么……走海路呢?

    先前他们之所以没有考虑走海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交通工具。

    南境的梁国人虽然擅水,但却对咸水的海充满了敬畏之情。

    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能够出海的大型船只,普通船只虽然也能出海,但遇上大风大浪就会散架沉没。

    要想出海,必须得制造出更大更稳的船才行。

    而且,制造速度还得快。

    忽的,邵清仪有了主意。

    听潮村是太许城最靠海的一座村庄,村子里只有十几户人家,都靠大海为生。

    梁国人不爱吃鱼,只有鲍鱼海参珍珠这些奇珍才有市场,所以听潮村人从事的都是下海捕捞的工作。

    这份工作对水性的要求很高,而且很多时候,下海捕捞的百姓辛苦忙活一整天,都捞不到什么好东西。

    这导致听潮村的村民们都很贫穷。

    以前天下太平的时候,至少还能靠着积攒下来的一些海货卖些钱。

    现在天下不太平了,根本没人愿意采买这种东西,听潮村的村民们只能靠着抓捕海鱼果腹度日。

    听说太许城已经被胡兵占领了,但这与听潮村并没有什么关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