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2页 (第2/2页)
“你可是他的恩师,他十二岁之前都是你在教导他吧。如果你不知道,皇轩昼又怎么可能请的动你。我把你请了过来让你教导我的这几个儿子,你可是宁可躲在这里编修史书,都不肯教我那几个儿子。” “我教那孩子不过是图个清闲,你也知道,他一年一半的时间都在庙里。我不过是个穷苦书生,肩不能抗,手不能提。南山我开了两亩地,种出来的东西我自己都养不活。有金陵皇轩家好生供养我,每年还只有一半的时间需要教书,这等好事我当然去。” “那这几年,你都教了他什么。”长庚帝用手捂着酒碗问。 “你问这个干什么。”王知无问。 “你说就是。” “我第一次见那孩子前,已经在皇轩家住了三月有余,一直到初春的时候那孩子才回来。三个月的时间我也没想好教那孩子什么,总不能整天教他斗蛐蛐吧。” “于是我问那个孩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他怎么看这句话。” “当时我想,如果他说这句话不对,说什么天地圣人应当仁慈,善待万物苍生,那我就教他为臣之道;若是他说天地圣人本便应决弃仁慈,任凭万物自生自灭那我便教他为君之道。”王知无一边喝酒一边说。 “那他到最后怎么说的。”长庚帝低头喝了一口酒,眼睛却仍旧看着王知无。 “那天,那个孩子靠在窗边考虑了很久,最后我有点等不下去了,就走到了他旁边,问他他到底怎么想,那孩子却低着头说——若天地以我为刍狗,那我便安然当之。” “若天地以我为刍狗,那我便安然当之。”长庚帝又念了一遍当年那个少年低着头说的话,念完后那个已经有些衰老的帝王居然端着酒笑了出来,灰白的胡子上沾着温酒,“……安然当之?” 王知无将酒壶里剩的酒倒进了碗里,低头继续喝着酒。 火炉中的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 门外的雨仍旧下着。 “那你呢。你最后教他的是为君之道,还是为臣之道。”长庚帝问。 “我教他的,是为人之道。” 老人说。 03 长安一百零八坊,百里的朱雀街上旗招相错。 空气中有木质腐朽的气味,但被街上脂粉酒气轻而易举地盖住了。 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 长安城里有六街鼓,每更一鼓。而未等五鼓响,官员便要趁着夜色,举着火,行走在长安的长堤上去上朝。 八百年辰朝的都城,数百名帝王的降生和死亡。 子尘安然地坐在马车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