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652节 (第2/3页)
,它决定着战争开始的契机,这对于双方实力差不多的情况下谁能打赢,很多时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怀恩这话说出来,稍稍带有几分告黑状的嫌疑。 在场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和孙太后接触过,甚至是在土木之役后,跟着她老人家理过政事的。 平心而论,这位圣母皇太后,虽然政务能力没有那么出色,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识大体,懂大局的。 就算太上皇囿于当年在迤北时的交情,不好将那蒙古女子赶走,可孙太后又是为何? 怀恩自然感觉到了在场众人的怀疑之色,不过,他却并不在意。 这个时候,只见上首天子皱着眉头,似乎颇有几分不满,道。 “朕派你去传话,自然当详详细细,原原本本的对圣母将一切都说清楚,可你方才说,你只跟圣母说了此事的影响,却未说明孛都等人蓄意谋划,算计太上皇的一切,又是为何?” 见此状况,怀恩的脸色一滞,似乎有些犹豫,不过,天子垂问不可不答,因此,只是片刻,怀恩便继续道。 “启禀陛下,奴婢到慈宁宫时,阮浪公公也在,当时,奴婢刚刚进去,圣母便问奴婢,是否是为太上皇纳娶蒙古女子之事而来,还说,阮浪公公已经将此事告知于她,所以,奴婢便没有再跟圣母细说此事的来龙去脉。” 得,这不就破案了! 阮浪是谁? 太上皇的心腹宦官,而且,还是孙太后当初亲自挑选到南宫去侍奉的。 他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慈宁宫,能是为了什么? 老大人们几乎连脑子都不用转,就明白过来,一定是太上皇派过去的,而且,十有八九,是为了料到了天子在找他不成之后,会去慈宁宫找孙太后,所以,提前让阮浪过去,把这条路也堵死。 不然的话,怎么解释孙太后说的话,都和太上皇一模一样呢? 这么说的话,就能解释的通了。 孙太后毕竟是太上皇的生母,所谓疏不间亲,就算她老人家再顾大局,可毕竟对朝务不够熟悉,太上皇的话在她老人家看来,肯定比外朝的这些人可信。 所以十有八九,太后她老人家,是真的相信了太上皇说的,觉得区区一个蒙古女子,无关大局,收留了也就收留了。 这么想的话,孙太后的这道懿旨,就容易理解了。 要封一个曾经掳走太上皇的瓦剌首领meimei当妃子,太后她老人家丢不起这个人,但是,既然太上皇坚持,又不是什么大事,那就勉强给太上皇个面子,留在宫里侍奉得了…… 一众大臣们自动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由感到一阵头疼,看来找孙太后下旨这条路,也彻底没戏了。 众人当中,唯有胡老尚书,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的神色,似乎隐隐明白了什么。 不过,他一抬头,瞧见天子似笑非笑的样子,又迅速低下了头,眼观鼻鼻观心,心观地毯几道纹,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然而,即便已经是这样,一旁的怀恩,似乎仍觉得有些不够,继续道。 “陛下,除了关于那蒙古女子的处置,圣母还有几句话,让奴婢转告陛下和诸位老大人。”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目光汇聚,就连天子也打起了精神,问道。 “什么话?” 于是,在众人注视之下,怀恩道。 “圣母说,太上皇当初禅位给陛下,就是相信,陛下能够定国安邦,保祖宗社稷平安,如今朝中有诸多贤臣辅佐,大明能打的赢一次,就必定能够打的赢第二次,她老人家相信,即便战火再起,陛下和朝堂上的诸多朝臣,也能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