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1页 (第2/2页)
和楚钰等人一同出了门。 去看看他们三人另给他准备的生辰大礼。 松烟墨客的话本子火了之后,白石书局经常在卖书前几日,就放出消息。 到了卖书那日,所有人都围在白石书局外边,早早地排起长队。 今日也是如此,书局外一早就挤满了人。 韩悯站在街口看着,暗中松了口气。 看来他们都去看《丞相》了,《起居郎》应该无人问津。 却不想楚钰揽住他的肩,道:“我今天早上过来看,发现我们的书竟然撞上同一天了。” 韩悯心虚地笑了笑:“是吗?好巧啊。” “是啊,真巧啊。不过我不在乎印书那点小钱,就跟葛先生说,凡是买《丞相》的,都送一本《起居郎》,算是赠品。等会儿我进去给你拿一本,算是礼物,这个可比红珊瑚好看多了,是吧?” 韩悯的表情逐渐呆滞。 作者有话要说:老傅没来,悯悯有点难过 不过难过很快就被惊天噩耗冲淡了 悯悯:我人都傻了 第73章 他心乱了 韩悯束冠这日, 收了许许多多的礼。 韩家人给他的,他的朋友们给他的,还有宫里给他的。 旁的人难得有一次宫里的恩赏, 东西都好好的供在案上。 傅询却生怕他不用, 还特意让传旨的人带话给他,送的纸笔墨盒, 明天他进宫,就要看他用上。 韩家人都在院子里接旨, 谢恩之后,前来传旨的卫归就让宫人们把东西都送到韩悯房里去。 韩家人都在,韩礼自然也在。 他站在韩悯后面,看着流水一般的赏赐,再看看和探花郎楚钰、御史大人温言站在一块儿说笑的韩悯, 忽然想起几年前自己行冠礼的场景。 他们家在桐州城, 也算是小富之家。因着兄弟四个, 只出了他一个读书人,冠礼办得也十分气派。 那时韩爷爷还没有回到桐州,替他束冠的是族中一位举人长辈。虽然也德高望重,但是也比不上被先皇夸赞过“堪为文官之首”的老韩史官。 他家里人都不太懂得风雅之事, 收的礼物也不过是寻常的一些玩意。既比不过韩悯收到的珊瑚华贵,也比不过他的孤本古籍珍稀。 那位长辈说他有状元之才, 日后必成大器。 他也是这样想的,年少时老师就说他颇有天分,在私塾中比同窗遥遥领先。 后来考了秀才举人, 在桐州那样的贫瘠之地,也是难得的头一份。 他一直自命不凡,直到来了永安。 柳老学官说他的文章不好, 他认了,细细地改过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