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2页 (第1/2页)
韩悯点点头,没有再问。 厢房通透明亮,几个宫人侍立,太后坐在案前,卸了腕上手镯,正在抄写经书。 韩悯行了礼,就在另一边的案上坐下,翻开早已预备下的经书,开始抄写。 没一会儿,太后就放下笔,揉着手腕,叹道:“人老了,才抄了那么一会儿,眼睛就花了。” 韩悯也跟着放下笔,没有说话。 站在太后身后的宫人要上来帮她擦手热敷,被她挥手屏退。 宫人都退到门外,看得见里面的场景,但是听不见他们说话的距离。 太后道:“悯哥儿,你和你娘亲的感情很好?” 韩悯点头:“是。” “可是皇帝和哀家的相处就不怎么好。” “相处不在亲近,舒服就好。” “你说的是。”太后又道,“悯哥儿,哀家有一个难题,还想请你解一解,你看?” “太后请说。” “这回秋狩,哀家原本安排了徐家姑娘伴驾。” 她看向韩悯,韩悯却连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副认真听题的模样。 于是她继续道:“可是皇帝拒绝了。哀家很不明白,徐家姑娘模样好,又善骑射,英气飒爽,应当和皇帝很投得来,皇帝怎么会不喜欢她?” 韩悯诚实地摇摇头:“太后恕罪,臣不知道。” 太后也不恼,笑问道:“你不知道,那皇帝怎么会喜欢你呢?” 韩悯也不惊,弯了弯眼眸,半玩笑地答道:“他要是嫌我不爱骑射,我还嫌他不会作诗呢。” 相互嫌弃。 顿了顿,韩悯补充一句:“臣愚见,圣上与先太子很不相同。” 先太子生在先皇与太后无微不至的庇佑之下,故去之后,先皇将傅询当做这个不会忤逆的儿子的继任,结果却被傅询气得半死。 或许太后也在有意无意中,把傅询当做先太子的继任,把从前为傅临安排的一切,转接到傅询身上。 她不甘心,想从韩悯这里要一个答案。 之后两人都不再执着这个问题,韩悯也不知道,太后最后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没有。 * 天色渐暗,韩悯起身要告辞。 他才站起来,就听见外边传来沉闷的号角的声音。 傅家是土匪出身,注重防御工事,当年在建造永安城的时候,先祖皇帝就在城中各处建造了石柱。 石柱看起来不起眼,其实是中空的,将号角塞进去,就能吹响。 一处传一处,只要有一处被吹响,整个警报很快就会响遍永安,城中百姓就都知道要戒严了。 恐怕是赵存有动作了,韩悯猛地回头:“臣去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