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皇帝的同人被发现后_第27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7页 (第2/2页)

宋国。

    受过几代宋国国君的恩惠,注疏经卷都是在宋国出的, 学生都在宋国, 如今要改道转向齐国, 已经来不及了。

    徒留骂名,晚节不保。

    这日临别前,公孙论抬手抚了抚他的鬓角:“好孩子,我再晚生几十年, 就同你们一起了。”

    在永安逗留数月,实在是没法子了,宋国使臣才准备离开。

    宋国使臣离开永安那日,韩悯也去送了。

    城门外,因为收到宋君的旨意,宋国使臣都簇拥着公孙论,不让他再靠近韩悯,生怕他被齐国撬走。

    韩悯只好站在外边,远远地朝他做了个揖。

    公孙论握紧拐杖,用力闭了闭浑浊的双眼,转身登上马车。

    道上烟尘弥散。

    *

    这年秋天,齐宋两国的西北边界处爆发了几次小规模的战争。

    一开始只是试探,在发现宋国原来毫无还手之力后,齐国铁骑长驱直入,一路攻克半个宋国。

    领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卫归与韩悯的兄长韩识。

    韩识在养病期间,也不曾懈怠习武。

    后来休养得差不多了,卫归举荐他入军营。随着一座一座城池的攻克,他的军爵也一路高升。

    没过半年,在宋国试图成为齐国属国的同一年,宋国又派人递来了求和书。

    不过这回来的使臣不是公孙论。

    韩悯托人去问,这才知道师祖回去之后,就一直被宋君猜忌,后来索性称病不上朝。

    他也是真的老了,说自己病了,结果就真病倒了。

    新来的使臣离开宋国时,就算是做样子给他们看,宋君也派出好几个太医去过公孙府了。

    还有一个消息,荣宁公主的病总是拖着不好,今年刚入秋的时候,终于病逝了。

    韩悯当然知道这是假的,赵殷要“病逝”之前,还悄悄给他传了信。她只是走了,去了再没人算计她的地方。

    而傅询自然也没有应下求和书。

    宋国节节败退,开春之后,宋君立即收拾好东西,迁都到了更北边的一座小城。

    逃得匆忙,除了禁军,什么也没来得及带走,留下满宫的妃嫔宫人,还有许多年岁大了、跟不动的臣子,以及满城的百姓。

    傅询有些手痒,整肃军队,准备御驾亲征一回。

    *

    皇帝亲征不是小事,留下监国的人也需要仔细考虑。

    这日夜里,韩悯同傅询讲起这件事情。

    韩悯坐在书案前,拿着笔在纸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描画。

    “江师兄可以统领监国,再加上小王叔和小叔叔就足够了。学宫那边可以交给柳师兄,还有辨章、琢石,应该差不多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