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6页 (第1/2页)
随后他又笑了笑,“况且,你也太小看他了,他既要走流芳千古、万人传颂之路,就不可能结党营私,只有孑然一身,才能体现他一切皆乃为国为民的正气。” 无论这正气是真是假。 闻言,荆管彤也就不再说了。 很快,荆管彤就明白楚毓为什么会说这些话了,因为他也准备在教学插一脚。 “朕,欲开设太学,招揽各家人才,不知诸位爱卿有何想法?” 早朝上,楚毓突然说道。 大臣们没半点准备,有人当即就问:“不知陛下所言的‘太学’是指?” 所谓国子监,其实就官方教育培训构,国家最高学府。 楚毓当初在颁布科举制时,也给了朝廷官员、世家勋贵们一个恩典,那就是他们的子孙就算不考科举,也能走恩荫的路子,直接入朝为官。 当然,这种进来的人的官职就不可能是什么重要职位了,但晋升之路不会断,只要有能力,也有会走到高位。 并且,能有这个会的,只能是家嫡子嫡孙,庶出之流没有这个恩典,他们只能通过科举出仕。 而楚毓把太学的具体作用讲了之后,群臣们便明白,这是楚毓给他们的承诺要兑现了! 虽说太学也会招收其他学生,不过他们也明白,仅仅是他们家的嫡出子孙,人数上,就撑不起一个偌大的太学构。 且其他学生是需要考试才能进去的,而他们的子孙不需要考试就能直接进,读几年书出来就能直接做官,这样不用如何努力付出就能得到以往很是辛苦才能得到的回报,让他们如何不高兴?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 楚毓看着下面一个个喜不自胜的人,缓缓笑了。 “众卿平身。” 王裕听说后,隐隐觉得似乎哪里不对,却又想不明白,明明确实是好事不是吗? 他回去后没有回王家,而是直接去了公主府。 王则虞的假期还没过完,最近都在家里没去上班。 待听完王裕的话后,王则虞沉默了良久。 最终只悠悠叹了口气。 不知为何,王裕从这口气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他感觉错了吧?大哥怎么会有这种情绪? “博,若是有会,你还是辞官吧,教书也挺好的,我看你上次在惊鹭书院的考试结果也挺不错的。”王则虞忽然对王裕道。 他是真的为了王裕好,因为朝廷这浑水,太不好蹚了。 王裕却觉得王则虞这是在拐着弯说他傻,不懂政务和人心。 他皱着眉道:“大哥,你这是什么话,我乃我父亲唯一的儿子,若是我走了,王家由何人接?” 他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