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8节 (第3/3页)
未必就没有沈世子的人。” 沈迟从前在江府附近便放过探子。倒也不是要监视他们,而是一旦有紧急情况能随时知晓。 “有便有罢。我此次行踪自然不是那般明显的,或许待他察觉了,早就已经晚了呢。”她蹙了蹙眉,不欲解释太多。惊蛰也知道她决定了的事通常是不会改的,咬了咬唇,欲言又止。 她临走前又叮嘱:“我将府中就暂时交给你了。一旦有什么变故,要先将祖父的院子封锁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不能让祖父离开院子一步,父亲也不行,我回来了自会请罪。……除非有我的死讯传回来。” 惊蛰大惊,当即跪倒,失声喊道:“公子!” 江怀璧将她扶起来,语气放缓些:“放心,没事的。” 她有预感,祖父若是出去说了什么,一定是扭转局势的大转机。无论如何,祖父都没有必要再参与进来。他与陛下之间的矛盾,又岂是当年针锋相对那些事可以说得清的。 . 江怀璧出了门连后门都没走。为掩人耳目甚至换了府中厨房里打杂老婆子的粗布衣衫,从一处不起眼的小门出去。 出府不久看到的竟是刘无端。 她怔了怔,刻意压低声音:“刘大人怎么亲自来了?”来传密旨的时候也都还不是他,而是托付给了其他人。但她大概也明白刘无端来的目的。她顿了顿又问一句:“陛下可还有其他吩咐?” 刘无端摇头:“城中正宵禁。且最近各部巡查也严,圣意一时间不能公开,你未必能畅通无阻出去,我出面比较方便。” 她轻一颔首,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却最终没说出来。刘无端亲自出面,防的,怕是沈迟罢。她思量了那么久,只盼望着沈迟千万别来。 刘无端带着她绕过了内城所有巡逻,其余的路程便要她自己一个人走了。确切地说,还有一直处于暗处的锦衣卫。 她勒住缰绳,待马挺稳后才问已经转头欲走的刘无端:“敢问大人,这一趟,便真的非我不可吗?” 刘无端没想到她忽然问出来这问题,心底已瞬间生出来惊异。但仍旧不动声色地反问:“江公子觉得还有谁更合适?” 江怀璧注意到他的称呼,眼波微微一动。 她是怀疑景明帝的目的,但仍旧不能抗旨。她默了默,没再说话,手中缰绳不由得紧紧一握。 再开口时却是不相干的话了:“听闻刘大人已有心上人,但年过而立仍旧未曾娶妻,若有难处不妨向陛下提一提。” 刘无端瞬间面色一变,未及回头问她,却听她已冷喝一声,纵马绝尘而去,未再回头。 他那一刹那觉得脑中乱得很。这样绝尘而去的背影,他还看到过无数次。不及江怀璧的英气洒脱,更多的是凄婉。他曾无数次默念,不该动的心思不能动。但即便面上未曾有分毫显露,也抑制不住心底的妄想。 江怀璧她……知道了吗?他为此不知乱了多少次心。每次有无数条理由说服自己,明知是非难辨。 他想着景明帝的目的,不由得竟觉有些嘲讽。这样的情况下,到底谁能够真正如愿?她出这一趟城,那些人究竟是防着沈迟,还是护着她,其实只有景明帝知道吧。 出一趟城并不容易。 耳边的寒风刺骨,到底是骑着马,即便裹着大裘,也依然冻得手脚发麻。江怀璧还在想着到城门口时如何能尽量减小影响,出城后又如何在重重困难中自保。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身后忽然就有了动静。 是马蹄声。 此刻身周那些锦衣卫已从暗处转向明处,听到声音立刻戒备起来。 天上正悬着一轮明月,是以今晚的路走得并不算磕绊。身旁数十名锦衣卫已抽了刀,寒光闪成一片。 即便看不清来人,她也能通过远远的身影和涌起来的熟悉感猜测,他来了。 她心底蓦然一坠。身旁的锦衣卫是不受她控制的。 他何等的敏锐,她早该预料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