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7页 (第2/2页)
就让你们好好看看,阳清涟不在,你们谁说话都不管用。 楚月就道:“皇叔既然有心无力,那修河道一事就免了。” 封王只好不情不愿道:“臣遵旨,臣会吩咐手下人拆了这项工程。” 本以为封王的一道发财计划就这样落空了。 忽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那便是刘年。兵部右侍郎。 刘年道:“启奏陛下,王爷有意在随州修河道实乃好事,只是随州虽有半个水潮之地,可另一边却干燥只能种一些玉米。” “臣建议与其抛弃另一边恶劣的地区,倒不如结合起来利用。” 这个刘年倒是人才。 楚月忽然感兴趣了,他既然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就说明,他想表现,又或者说,这是阳清涟的吩咐。 想到此处。 楚月的眼前逐渐深意几分,道:“继续说。” 刘年恭敬道:“随州南部之水,调往随州北部,修理运输河道,将大道改小道,用于灌溉农田。届时不出二年,随州将变成一个粮仓。 ” 果然是个精才艳艳! 楚月眼睛一亮,仔细地看刘年,看了好会儿。 她坐直了腰板子,便吩咐道:“刘卿的建议甚好,皇叔你觉得怎么样?” 封王的脸却稍稍一白,虽说这个主意好,但他觉得比起落井下石的先皇派来说,他们只是用嘴巴来臭自己,可这个刘年就不同了,他直接以建设的办法,快刀斩乱麻,剔除了自己想开河开码头的计划。 如此一来,随州变成了粮仓,百姓是可以安居乐业了,但他,却赚不到半分利润,估计到时候满仓的都是大米。 而现在封王最不缺的就是大米。他缺的是大量的银子!!可以做任何事情的资金! 封王不能明面拒绝,他唯道:“随州乃是本王的封地,本王自然想自己的封地的子民过上好的日子,但本王更喜欢,子民们能更富庶。” 而开河道将会让随州发挥最大的价值,还请陛下三思。 楚月就故作为难的样子,她将问题丢给了孙太师:“太师怎么看?” 孙太师:........ 他能不能不回答? 还有陛下为什么老盯着他不放?! 孙太师只好硬着头皮道:“刘大人所言极是,不过封王说的也没错,此事还需要多加考量才能获得最好的筹划。” 楚月点点头道:“此事就交给工部亲自勘测。” 工部尚书站出来,道:“臣遵旨。 ” 结果还是丢给了先皇派的人。 让不少先皇派的人忍不住松口气了,而封王一派的人,一个个脸色都不佳,就像打了一场败仗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