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页 (第2/2页)
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这歧视仁妃穷,就是在歧视万岁爷穷。 康熙显然也知道这一茬,闻言失笑,摇摇头不再多说什么,直说叫大理寺的去查。 然而大理寺接到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大理寺卿主掌汇报一事,真正掌权的反而是大理寺少卿卢尚喜,事事都要他上下忙活。 卢尚喜揪断好几根胡子,也不能明白皇上的意思。 到底是要他查还是要他不查。 还是寺丞揪着胡子道:“当今估摸着是要彻查,但是这个彻查也要有彻查的法子。” 卢尚喜不高兴,板着脸叫他说人话,寺丞这才长话短说,盲猜皇上是想彻查,然后洗清楚仁妃的嫌疑。 毕竟人证物证俱全,板上钉钉的事,还有什么好彻查的。 唏嘘一声,卢尚喜头疼不已,这都算什么事。 然后真的查起来的时候,就有些懵了,和皇上要洗清仁妃罪名的初衷一样,仁妃这压根就没什么罪。 抖着手 拿着手中的供词,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拿出来。 给仁妃洗罪,就要得罪皇贵妃。 大理寺少卿卢尚喜,差点揪断了自己剩下的胡子,很是犹豫到底该如何上呈,他将视线看向寺丞,就见对方也愁的揪胡子:“实话实说呗,万岁爷还盯着呢。” 容不得他在其中玩鬼,谁知道万岁爷是不是已经知道了。 康熙拿到供词之后,沉默了。 头一次怀疑起自己的愚民政策,是不是错误的了。 瞧瞧这计谋简单的,让你完全就想不到会成功。 就是一个姜姓小子,原也跟姜氏一族不沾边,但是他偶然间认识一个被贬的县令,这个读了几年书,却背不全四书五经的小子,说自己是宫中仁妃的兄弟。 只要一点点的孝敬,就能帮助县令复职。 这一点点孝敬就有一千两,他拿着这一千两去托关系请了人吃饭,仁妃远方表亲的名头好用,他只花了一百两,就把所有事都给办妥了。 办成一件事之后,撑大了他的胆。 行走都是锦衣马车,又买了好几个奴才仆人,租了硕大的院落来住,一时间倒撑起门面来,只是这剩下的九百两消耗完了,他又把目标转到更高一级的人身上。 通过他搭上的关系,和仁妃远亲的名头,混的如鱼得水,短短一两月的功夫,房产有了,美人有了,名声地位都有了。 做生意都做到后妃兄弟身上,碰上个谨慎又跟仁妃有仇的,这才揭出来。 康熙来来回回的翻着小札,表示有些不理解,就因为姓姜,说是姜妃远亲就信了?这般要紧的事,如何会交给远亲来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