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8页 (第1/2页)
刚刚出月就送这么个大礼,简直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说起这个,康熙也跟着皱眉,是这样的没错,这天气着实无常。 “国库没粮了。”他道。 放在以前的话,他是不会跟姜贵妃说这个的,但是现在说习惯了,有些话题,对方要是不感兴趣,甚至懒得搭理他。 更别提什么结党营私,以公谋私了。 吹枕头风的事,更是没有。 姜照皊对这样的话题,都懒得讲话,叹了口气,无语道:“进口啊,找周边列国买啊。” 这个买字,她说的意味深长。 康熙甚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带着军队去买啊。”要么买,要么抢,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做第二种选择。 “还可以这样?”康熙喃喃自语。 这都不是先礼后兵了,这是拿着兵问人家要礼。 好无耻啊,他喜欢。 康熙面无表情的想,只要他的粮仓里有粮,旁人怎么想的,又与他何干。 刻在骨子里头的掠夺心态,经由姜贵妃的提醒,又重新焕发出来。 “拿着军队去买粮。”康熙哈哈大笑,可。 对于姜照皊来说,这样的提议,真的是毫无压力。 这也就说一句,她就没问了,具体实施方案,由康熙来。 他对这个的流程很熟。 其实康熙早期,大清真的又穷又苦,还有满汉矛盾对立的问题,简直千疮百孔。 他细心的想要缝补,奈何没有线。 现在姜贵妃告诉他,怎么可以弄线来,如何叫人拒绝的了。 杏花落了,桃花开了。 这不过月余功夫,粮食的事情就敲定了。 其实大清困苦,旁人并不会好上许多,只是这相对比而言,还是大清这个庞然大物要吓人些。 虽然派军队去,但是说的很清楚,就是拿钱买粮。 不过几年功夫,康熙也尝到甜头了。 社会体系一点点的改变,百姓不必整日苦恼缴税的问题,只要能糊口,谁愿意做刀尖上舔血的事。 只要动动手,就能养活一家几口,人都是趋 于安宁的,这样下来,就连犯罪率都降了一点。 才几年功夫,甚至有些地区都不能很好的传达朝廷决策。 康熙心满意足。 只要大清在他手里,一点点的便好,他就算累点,多去尝试些东西,也心甘情愿。 姜照皊倒没什么感觉,只要没有空调和手机,这古代对她来说,就是一穷二白的不毛之地,她连个眼神都欠俸。 刚开始的时候,还会因为这华服珍宝而高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