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4 章  (第2/3页)
姊妹供了出来,太子当即向皇帝上奏,恳请让顾小姐入宫。    女子为官,哪怕只是做个九品校书郎,也足够惊世骇俗。面对满朝哗然,太子力排众议,坚持任人唯才,他将那份书稿呈现在众人眼前,反问在场有几人能在五日内做到。    皇帝准奏后,顾振远忧心不已,他认为此举会将颜珞笙推到风口浪尖上,而且以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可能难以应付这样劳心费力的工作。    颜珞笙却不以为然,相反,她将这视作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她领旨入宫,在崇文馆前,看到了太子亲自相迎的身影。    那日天朗气清,他着一袭玄衣立在那里,微笑对她道:“顾小姐不必自谦,你虽身居一方偏宅,心中却有三山五岳、九州四海。”    那一刻,仿佛云破日出,他的话语如同一道久违的光,霎时穿透了盘亘在她心头的厚重阴霾。    她也未曾料到,此后在崇文馆的那段时日,她将会用尽余生去珍藏。    原以为太子只是挂名监修,然而他却亲自参与其中,谈起那些史书方志、版本变迁,他似乎比她还要了如指掌。    抛却身份,她生平第一次,对一个人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只可惜,终究还是要形同陌路。    那些心有灵犀的默契,以及他隐藏在言行中的心意,她并非觉察不到,但却只能装聋作哑、不给予任何回应。    聂清羽心心念念想要做他的太子妃,她岂能夺人所爱,何况她身负血海深仇,铺在面前的只有入宫为妃这一条道。    后来她精心设计了一场“偶遇”,如愿被皇帝带走,在崇文馆门前与适才赶来的太子擦肩而过。    她伴在皇帝身侧,没有去看他的表情。    此生终究是负了他,惟愿他能找到一个如聂清羽那般心中只有他的女子,与她相守一生。    随后几年,太子迟迟不曾纳妃,至于聂清羽,她在一次入宫时遇到皇帝的庶弟静渊王,被他相中,讨去做了王妃。    聂清羽生母早亡,父亲已另娶,她唯一的仰仗便是身为贵妃的姨母,可贵妃见她这么多年都无法获得太子的垂青,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这枚棋子。    承业十六年,颜珞笙再次见到聂清羽,有那么一瞬间,她以为自己认错了人,面前的女子锦衣华服,眼中却如朽木死灰,没了一丝光彩。    静渊王为人暴虐、放浪轻浮,府上妻妾成群,聂清羽嫁过去之后,终日都在以泪洗面。    成婚不到两年,昔日天真鲜活的少女竟被磋磨成了这副模样。    那日临别前,聂清羽对她道:“如果重活一遭,我绝不会因为听得姨母一句话,便耗费多年光阴,去追逐一个自作多情、虚无缥缈的幻梦。若非一叶障目,或许我早已觅得如意郎君,过上琴瑟和鸣的生活。”    颜珞笙心中酸楚,轻轻握住她枯瘦的双手。    聂清羽又道:“染歌,我今生已无任何牵挂,唯一放不下的只剩你一个,你在这宫里……过得可还好?”    颜珞笙心想,怎会过得好,终日面对那些各怀鬼胎的妃嫔,被迫接受仇人的临幸,灭门的噩梦也重如千钧压在她身上,所有的一切都令她难以喘息。    可是她只能微微一笑,轻声道:“你不必担心,我很好。”    聂清羽听得此言,终于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    这是她最后一次见到聂清羽。两月后,静渊王妃因病而逝,就此化作一缕芳魂。    “阿姊……阿音?”    少女的声音唤回颜珞笙的思绪,她仿佛从漫长的梦境中醒来,面前的少女笑逐颜开,拉着她的手道:“礼尚往来,你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