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4页 (第1/2页)
那她这个大孙子就是老太爷一脉最有出息的一个,他在族谱里就要占浓重的一笔,就要写的清清楚楚。 谁能挡得住她进祖坟! 三个人是在院子里吃的饭,等白氏回了屋,宁弯弯问自己哥哥。 “千尘哥哥这回考的如何?” 宁匪月点点头:“我看了他默写的文章,应当会中,他这一回发挥不错。” “那九思哥哥呢?” 庞九思在今年春上终于是辛辛苦苦的中了一个童生,还是吊在车尾的名次。 秋试自然也去参加了。 宁匪月摇摇头没说话。 庞九思能中童生就不错了,要中秀才,在苦读个几十年也许还能有机会。 宁弯弯耸耸肩,也无奈的摇摇头,又问宁匪月。 “哥,咱爹来信问你什么时候去京城呢。” 宁匪月还是没吭声,就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 半晌才问道:“一定要做官吗?” “啊?”宁弯弯一下子没转过弯来,疑惑的问:“你们读书人读书为的不就是考功名做官吗?” 宁匪月看看自己meimei没说话。 又过了几天祁千尘的榜贴就送来了,他这一回没让家里人高兴,考了个第十六名的成绩,不上不下,比考童生的时候最后一名好多了。 里正高兴的很,大摆了一场的宴席。 宁怀运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凉了。 他是等清晨好利索了才放心回来的。 大儿子迟迟不到他倒也没着急,反正还有半年的时间,也不急在一时半会。 索性就等小儿子好利索了,自己也能安心。 回来的也只有宁怀运一个,常氏没有回来,就像是宁弯弯想的那样,她就留那准备等大儿子过去陪考。 宁怀运回来自然也是先大摆宴席,宴请亲朋,这一回直接摆的就是流水席,一连就摆了三天。 十里八村都传的沸沸扬扬。 来祝贺的更是多,附近但凡是有点名望的都来攀关系。 等一切都完了,宁怀运才准备让自己儿子赴京的事。 毕竟时间说长也长,说短却也短,趁这段时间好好听听课,他到不大担心自己儿子会落榜,但进士那也分三六九等,一甲跟三甲那差远了去了。 要是能进殿试,在考中个一甲,就算是个最次的探花郎,那也能入翰林。 翰林院在大邙朝的职责一是拟诏,就是皇帝要下圣旨,你去想要怎么写,这需要相当高的文笔,所以一定得是进士出身,不然没这能力。 二是充当皇帝的私人顾问团,给皇帝出谋划策。 大邙朝的相国一向都是从翰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