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钱高手在花都/一路彩虹_第38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81页 (第1/2页)

    文哥已把他的经历简略地说给了张胜听,张胜没想到他竟是那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张胜原不过是升斗小民,并不知道文哥的存在。这些事还是从商之后才偶尔听别人说起过的。

    他不姓文,而姓周,周行文。市井间传说他六年前就离奇失踪了,想不到他居然被关在这里。

    他是一个传奇,少年时捡过破烂,青年时靠做鞋和电器起家,曾经垄断江南半壁江山的空调、冰箱、电视销售;然后又做地产,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一大批高档建筑出自他的公司。

    他的建筑公司,以质优价廉的竞争力冲出国门,在南非和澳大利亚拥有了一席之地。那里是钻石之乡,没有人知道他在其中做过些什么,但是紧跟着他就开起了珠宝公司,成色最好、品种繁多的一流钻石、黄金饰品,风靡一时,引领全国时尚。

    随后,他开始涉足资本市场。当时的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量未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在上市公司的股份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同时价格远低于“流通股”。

    文先生利用他旗下方方面面各个行业的数十家公司逐渐投资成为其中一些企业的“控制性股东”,然后以很低的价格受让国家股、法人股,实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

    国家股、法人股的受让价格是同期流通股平均价格的13%左右,所付代价极小。此后,只要对这家公司做一点点投资,制造市场利好,然后选择不花一分钱现金且最受股民欢迎的高送股方式分红,股价立即如坐火箭般上升。

    没有证据表明做为那么多上市公司的控制性股东,文先生有没有从二级市场获取巨额收益,审计署能看到的,只是他以几何倍数飞速增加的资产余额。

    以传统的实业模式渗透到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又是在一个交易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的初级资本市场,他很快成为这个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在他被秘密拘捕接受调查时,他的经济帝国已经控制了数百亿的财富。

    但是拘捕工作虽然隐秘快捷,还是被他事先获悉一些风声,当他被捕时,他个人名下过百亿的财产不翼而飞,贷款20多个亿直接烂账近15个亿,公司总部在被查封前一个月发生了一场大火,所有账本烧个精光,资金去向无从查证。

    他在朝野上下人脉通天,有些人不能明着保他,但是表个态应查清事实、追回巨款却是名正言顺的。然而问题是,他的罪名不清不楚,有的不好判、有的没法判,账查不明、钱追不回,最后只好不审不判,把他软禁了起来。

    现在,这笔不翼而飞的巨大财富,将逐步转移到张胜名下。

    张胜同文先生的谈判结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