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4节 (第2/3页)
何?” “再说吧。”相思就罢了,出去玩乐倒是不错。可……就是不知王妃好不好相处。 燕安民风相对彪悍,王妃在那里独当一面,绝对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厉害人。自己能摆平吗?荣安忍不住一声长叹,引得朱承熠大笑。 “放心!我娘一向爱屋及乌!” 一番等待后,荣安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准婆婆,晚了足足半个时辰…… 燕安王妃入京,在街道引发了拥堵。 倒不是王妃的排场大,也不是皇室相迎的声势大,主要是一来虞荣安正在议论的风口浪尖,另外则是那王妃豪爽,也不坐在车中,而是大大方方,英姿飒爽骑马而来。 如此,所有人都想瞧瞧那驻守边关的王妃,善主荣安的准婆婆究竟是什么模样。 高头大马上的女子眼神坚毅,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架子与百姓打招呼,让人一看便心生了好感。 “曾带兵打过鞑子的女英雄王妃果然不凡”,这样的言辞在人群里传开,好奇之人越来越多,倒是刚刚好,与荣安刚竖立起来的大好口碑相互成全,帮着燕安的口碑在京中也更进了一步…… 心慌焦躁了好几日的荣安,在见到王妃一脸真诚随和的笑后,一颗忐忑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王妃眼里全是喜爱,拉着荣安轻声细语问了不少话。 那眼神没有一点看轻,温和善意欢喜之中还有感激和信任。 相见没一会儿,王妃便很直白地当着所有人面表态:“我很喜欢荣安。这个儿媳,我很满意。” 她给的见面礼,是一对燕安一脉传承近百年的镯子。 这是完全的认可。 对此,皇帝很高兴。 总算,也不枉费他近日对荣安的一番抬举。 王妃也有好消息带来:在皇上下令将大规模支持燕安清虏后,对鞑子已产生了一定震慑,今秋鞑子的行动明显减少,如此便给了燕安布防和设计火器足够的时间。燕安会争取在严冬到来之前将鞑子再往北赶上几十公里…… 他们有信心在明春时,给予鞑子们最沉痛的打击…… 皇帝闻言自然高兴,对燕安好一番鼓励和褒赞。 整场宴席围绕的都是朱承熠与荣安的婚事。 王妃对朝廷定下的所有日子和安排全都没有意见,更是主动表示,唯一的儿子娶媳妇绝不草率,这次她既亲自前来,便定要将三书六礼全都走一遍,尽力不给孩子们留遗憾。 皇帝对王妃的积极表态很满意。 而葛氏更是开心。 女儿这“远嫁”还“高嫁”,一直让她心头吊着一口气,此刻男方郑重,对女儿宽和,还考虑周到,甚至连已经跳过和完成的流程都愿意再按传统走一遍,她心头最后的那点遗憾都只觉在这一瞬消失了。 她觉得,女儿这婚事圆满了。若不是有孕在身,她愿意连干三杯敬王妃。 而王妃是个爽快人,挨着葛氏坐,主动拿酒与葛氏的甜茶相碰,与葛氏谈论着婚嫁上的种种。 葛氏早年在边关长大,与王妃很有共同语言。几杯酒的功夫,两人关系便近了不少。两个孩子又都各有各的不易,两人更有几分惺惺相惜的默契。 王妃一晃二十多年没回京,很想念许多吃食。 葛氏立马回应:若王妃不嫌弃,不如这两日便前往将军府赴菊宴。 王妃欣然应允。 葛氏更表态愿意带王妃在京城各处走走,感受京城大好秋色和风土人情。 皇帝大方了起来,豪爽直言不管吃喝玩乐,王妃在京所有开销由皇室负责。 王妃谢恩,当然主要谢的,是皇上为儿子寻到如此良缘。她代表了燕安王连干三杯相敬。 皇帝酒一多,想起了年轻时候与燕安王也曾有策马作伴的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