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4节 (第3/3页)
自监督指导他们落实工作。 反正苏青玉陆陆续续的去视察工作, 看到的情况都还算满意。村子里的人都在按着上面交代的任务来做。没有阳奉阴违。 而有了干部的带领,这些农民同志每天也按部就班的工作。没因为是给公家干活就偷懒耍滑之类的。 在基层农村视察之后,苏青玉对自己青山以及边州的未来都很有信心了。这里的老百姓虽然思想上落后, 可他们身上却具备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 所谓勤劳致富, 只要他们肯干活, 她就有信心带领他们走上致富路。 随着渐渐入秋, 地里的庄稼也陆陆续续的收上来了。 县里农业局也根据青山改革专项小组的指示,开始将已经培训好的年轻技术员们分配到各个村子去驻扎,要在空闲的时候, 给农民同志们培训药材种植的基础知识。并且开春之后,还要根据上面的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工作。 这个任务是长期且艰巨的, 所以县里也给这些技术员提升了福利待遇。 这些年轻人以前都是没工作的,现在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即便辛苦,可县里给的待遇好, 他们也愿意咬着牙干。 各个都扛着包袱就驻扎在了山里的村子里, 开始开展工作。 苏青玉看着这些人的名单,笑着和青山县的高县长道,“这些同志可要好好培养,他们可是我们致富路的火种。以后边州其他地方可也要用的上他们的。” 高县长知道, 这些年轻人现在虽然辛苦, 可是未来肯定都是市里的年轻骨干了。一时间也为他们高兴。 毕竟这些年轻人都是青山人, 从青山走出来的人才, 他脸上也有光。 想到有些同志怕自己的孩子吃苦,偷偷的把人给调其他岗位上面去了,他心里暗自摇头。 这可真是吃了大亏了。这么好的机会,竟然主动放弃了。 要是能在这次项目里面做出成绩,还怕未来走的不远? 两人商量着这些人才以后的培养问题的时候,这些年轻技术员们到了村子里,也给村子里带来了热闹。 虽然每个村子也就分割四五个技术员,可有新面孔,那就很不一样。 特别是听说这些还是知识分子,念了很多书的,大家就想起了以前在他们这边插队的知青们,问是不是以后要在这边插队。 这些年轻干部们吓了一跳。赶紧解释说不是在这边插队,就指导他们种植药材,等工作做完了就要回去的。 村民们不信,“种药材还要学?不就长土里了,施点肥?” “那不行,得讲究。要不然种不活的。” 这些年轻技术员们对这些“无知”的村民很是无奈。感觉和他们没法交流。“这都是需要知识的,我们都会教你们的。要学会了知识才能开始种药材。” 这些村民们心里则在嘀咕。有知识又怎么了,不还是要来农村种地吗? 然后又想起了自家在镇上学习的孩子们。 孩子们已经拿了一次工资回来了。工资不多,也就几块钱而已。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拿钱回来,他们就很满足了。 他们觉得回头得多叮嘱孩子,要好好做工,书可以不读,工作要做好。免得学校不让他们做事赚钱了。 至于念书……真没什么用啊,看看这些年轻人不还是得学种地吗? …… 晚上,就在宿舍外面的空地上面,孩子们都搬着小板凳,兴冲冲的盯着前面的幕布。 今天学习连作业都没安排,就是为了腾出时间,给他们看电影。 这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是没看过电影的,所以听说要看电影之后,一个个的都兴奋不已。小脸上满是笑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