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2节 (第1/2页)
“太孙殿下毒发,我生母可还活着?” “太孙妃为太孙殿下殉情了。” 宫变时,太孙才十五岁,没有娶太孙妃。 后来为了传下后代血脉,估计不止找了一个女人生儿子。 可惜只有一个女人为太孙生下一女。 不管那个女人是什么身份,为了维护程卿的正统身份,程卿的生母必须是“太孙妃”。 程卿追问其身份,章先生却又卖起了关子,说大事成,程卿自然能为生母正名追封。 程卿不置可否。 提起生母,程卿只会浮现柳氏的脸。 柔柔弱弱的柳氏虽然担不起重任,对孩子的疼爱真是没得挑剔。 “我母亲知道我身世吗?” 章先生愣了愣,才意识到程卿嘴里的“母亲”是指程知远的妻子柳氏。 “如此机要之事,怎会让一个内宅妇人得知,柳氏以为你是她亲女,程知远有意如此误导她,方能让她全心全意照顾你!柳氏当时亦有孕,生下来却是一个死胎,程知远将你和柳氏生的死胎调换,外人才不会怀疑你的身世。” 程卿撇撇嘴。 狗皇帝有狗皇帝的狗。 狗世子又是另一种狗。 章先生和那两人相比,狗得不遑多让。 柳氏是什么性情,连并非自己亲女的程慧都能真心疼爱,如果程知远言明真相,让柳氏帮忙抚养旧主后代,难道柳氏就会不尽心? 柳氏的确是性格老实懦弱,说到底,还是章先生和程知远等人瞧不起女人,没给柳氏成长的机会。 特别是程知远,自己有信仰就有信仰吧,为了信仰献身没人拦着。 但这样的人,就不该娶妻生子,让妻女都生活在危险中。 柳氏担了这么大的风险,孩子都给程知远生了三个,难道就不配知道真相? 程卿抿唇。 她刚从这具身体里醒来时,就发誓要代替‘程卿’照顾和孝顺柳氏。 几年时间过去,程卿与柳氏的感情,早已不仅是受‘程卿’残留意识情感的影响,她把自己当成了柳氏的亲女儿,章先生现在要戳破这个事实,柳氏得多难过? 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并不是自己亲生的。 视为天神一般伟岸的丈夫程知远,就没信任过她,这对柳氏的确是一大打击。 程卿没有和章先生争辩,在章先生这些人眼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 剩下的路程,程卿非常配合,从永阳县出发,不到一个月就赶到了京城。 此时新年已过,三月草长莺飞,承平十二年的春天到来了。 刚刚下船,程卿和章先生就听到了天子皇诏:册立嫡出的皇长子为太子! 皇帝经过数月的斗争,终于争赢了宗室和朝臣,确定了孟怀谨的皇长子身份,将孟怀谨册立为太子。 诸皇子夺嫡结束了。 风雨飘摇中的大魏王朝,终于迎来了储君。 储位定,王朝可以不陷于内斗中消耗实力。 别说普通民众如何欢喜,京城各方势力,俱都松了一口气。 哪怕皇太子仍居宫外旧宅,也无人指责他,普通民众甚至对皇太子抱有很大希望——这位太子养在民间,想来最识民间疾苦,将来继位后,定是一位仁君。 码头上的贩夫走卒都在议论,章先生眼神中都是阴郁。 程卿完全能理解章先生为啥不爽。 先前黄侍郎用自己的一条命,让京畿重地的民众又想起了“毓章太子”。 上了年岁的人,还记得毓章太子的仁厚,章先生勾起民众对毓章太子的怀念,是要为大业打下民心基础。 谁知狗皇帝选了孟怀谨做太子,还给孟怀谨打造了一个好形象,让普通民众都期待起在民间长大的皇太子。 两个都有仁君的苗头,一个是活着的现任太子,一个是死去二十多年的毓章太子,普通民众又不像章先生一样难忘旧主,当然会支持孟怀谨——别说百姓,便是程卿也觉得,孟师兄继位是一件好事,孟师兄和狗皇帝是截然不同的人。 权力交接又稳又快,朝廷才能更好去援驰西北,将盘踞在西北的北齐大军赶跑! 章先生一直说自己是在拨乱反正,眼下怎么看,都更像是在倒行逆施。 第689章 :脑补身世(1更) 孟怀谨……不,在外人眼里,他现在是皇太子萧怀谨了。 他仍然住在刚进京时买下的宅子里,这本是对皇帝的无声抗议,却被人解读成不慕荣华,谦逊低调,是未来的明君、仁君。 不得不说,这也太讽刺了。 要知道在不久前,便是同样的一批人,还觉得孟怀谨不近人情,是大理寺的“冷面少卿”呢! 舆论的风向转变得这么快,皆是因为孟怀谨身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