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_第47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6节 (第2/2页)

嫁时,名满京城,萧毓仲虽然摘下了这颗明珠,总怀疑皇后并非真心爱他,只是当年发生了一些事,让皇后不得不嫁给他,他怀疑皇后心仪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给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萧毓仲就是这么一个自卑又自负的人,皇后嫁给他多年,算是摸透了他的性格。

    皇后否定,贤妃认定,萧毓仲自己又让人调查,到了萧毓仲临终前,百分百相信孟怀谨是他儿子,将皇位名正言顺传给了孟怀谨!

    没有篡位。

    没有流血宫变。

    权力的交接是如此平缓顺利。

    有的是两个女人在深宫相扶相持,用二十年时间做出来的大事——萧毓仲有何了不起,萧毓仲能夺位,她们也能,她们还做的比萧毓仲好!

    贤妃双眸奕奕有神,皇后忍不住笑起来:

    “先帝都没了,我哪需你伺候,以后你我二人在深宫里作伴,等到我死后,是万万不会和先帝合葬的,在我的陵寝里,必有你一席之位。”

    帝后合葬,是伉俪情深。

    后妃合葬,是先帝妻妾和睦的证据,宗室和朝臣都不会反对。

    贤妃笑弯了眼。

    小婢女已经不年轻了,眼角有皱纹,但她一直初心不改。

    只要有娘娘在,在潜邸和皇宫都没差别,将来还能葬在娘娘陵寝中,对贤妃来说亦是人生的圆满。

    至于亲儿子萧云斐,贤妃不是一点都不爱,但萧云斐越长大,越像令贤妃讨厌的萧毓仲,贤妃对这个儿子是又爱又抗拒。

    娘娘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问过贤妃想不想让三皇子萧云斐继位,是贤妃自己拒绝的。

    让萧云斐去山东封地,则是贤妃自己求来的。

    只要有娘娘在一天,萧云斐就不会有事。

    贤妃现在唯一有点担心的,是萧云斐的正妃柔嘉。

    柔嘉可不像是一个能安心过日子的女人,有柔嘉在一旁撺掇,萧云斐不会甘心留在山东做鲁王。

    等过一段时间,再问娘娘讨个主意吧,现在要处理先帝的丧礼,还有新君登基,娘娘且有得忙呢!

    第695章 :当面对质!

    先皇驾崩,高首辅宣读遗诏,拥皇太子继位。

    程卿当然知道章先生不会让孟怀谨顺利继位,此人将她带到京城,就是要趁乱搞事。

    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章先生居然要从程蓉之死入手,要从程蓉之死,揭穿皇后的虚伪面具,继而证明孟怀谨的不可靠,激程卿去与孟怀谨争夺皇位——

    章先生果然是个敢想敢干的人。

    程卿尚疑惑此人要如何证明,章先生没让程卿失望,从坤宁宫中将皇后绑走。

    彼时,贤妃与皇后刚诉完衷肠,屏退了伺候的宫人,贤妃劝皇后小憩片刻,半个时辰后,贤妃会叫醒皇后,两人一起去灵堂。

    再怎么讨厌萧毓仲,该演的戏还得演完,孟怀谨一日未真正登基,皇后和贤妃都不能真正松懈。

    皇后小憩之时,贤妃还吩咐坤宁宫小厨房为皇后准备了清粥小菜,守灵可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结果半个时辰后,皇后未有动静。

    贤妃又多等了一刻钟,才让宫人进寝殿查看。

    床铺略显凌乱,本该在小憩的皇后娘娘却不见了踪影。

    宫人们顿时慌张起来。

    她们虽然没有在皇后床榻边伺候,却一直在寝殿门口守着,以备皇后随时叫她们。

    青天白日的,皇后却从寝殿里消失了,这、这可怎么是好?

    还是贤妃临危不乱,“去请太子来,就说娘娘悲痛过度,唯有太子能宽慰!你们也在坤宁宫找一找,许是娘娘想一个人散散心。”

    然而直到孟怀谨赶来,宫人们也没有找到皇后,一个大活人,在众人的眼皮子下失踪,坤宁宫的宫人们跪了一地,贤妃这下才慌了。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

    孟怀谨环视一周,冷冷吐出两个字:“搜宫。”

    “可……”

    贤妃顾虑重重,转而一想,皇后娘娘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事到如今,又何必在乎其他人的看法呢!

    贤妃也不反对搜宫了,她比孟怀谨更着急。

    “娘娘的去向,殿下可有头绪?”

    孟怀谨还真有怀疑的对象,然而现在还不能确定。

    要说和那些人打交道最多的,还得是骆竣。

    骆竣这个锦衣卫头领,是否要用,又该怎么用,孟怀谨此前尚未下定决心。

    在皇后失踪前,孟怀谨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该继位。

    皇后这一失踪,倒是促使孟怀谨下决心——如果不继位,他用什么身份来发号命令?

    程卿说,姓什么不重要,最重要是自己想做谁。

    孟怀谨扪心自问:如果我做了皇帝,会是一个好皇帝吗?

    ——这个问题很难立刻有答案,是不是一个好皇帝,也绝非皇帝本人能评价。

    ——但他不做皇帝,把百孔千疮的大魏交给别人,别人未必会做得比他更好。

    既然不放心交给别人,为何不能是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