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贯娘子_第23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2节 (第3/3页)

,足足腌了五大缸,泉后街只要有照面的人家,那都有一份。

    吕氏买的都是精rou条儿,那婢仆端进来便是满屋子rou香。

    七茜儿看这rou条做的好,便笑着说:“还是婶子知道心疼人,我家今年咸货下的少,上次大胜回来还唠叨,就想吃这一口配酒呢。”

    哪里是稀罕,就是分谁送的。

    不认识,没有情谊的人送来百斤,她也是未必吃的。

    听到七茜儿稀罕,吕氏便满足的不成道:“哎呀,这还是事儿,回头我打发你们弟弟再送几十斤来,家里如今不缺这一口,这可不是从前了。”

    她话音刚落,嗓门大的杨氏也是这样说:“可不是,从前有根骨头能炖一月汤,现在不稀罕这一口,我家里那几个倒母东西,恁大的rou块儿,有点白边儿都不吃,说是恶心人,腻歪的慌,听听这都是什么话?今年我也没做咸货,倒是我那几亩破庄稼,收了好些好黏米,我给四奶奶送去了,四奶奶可吃了没有。”

    听她们七嘴八舌的这样一说,七茜儿忽就想起,如何人过日子就过成了傻子。

    她家今年的走礼,她还没预备呢。

    如此她舍了针线活,颠颠的跑回家,亲自下了地窖,选了十几份儿的样子,照着老家的规矩,给皇爷,干娘家,给亲卫巷奶奶们的娘家都走了一份儿。

    没的三五天,皇爷便在殿后收到了人生当中第一份亲戚的走礼。

    当皇帝也发愁的,逢年过节,他也是要给有功之臣恩典的。

    虽大家也有孝敬,可是送咸鸭子,咸rou条,五谷做的熟食,还有自己家油坊出的菜油这些,还是头一回。

    如此,皇爷就蹲在地上,跟赶巧了的几个老大人一顿翻腾。

    户部文大人满是怀念的提起一条rou叹息:“这有多少年没见到这般齐整有规矩的亲戚礼了,臣小时候,一年到头就想这几天呢,想亲戚家啥时候送咸货,您不知道,那会子臣最爱姥娘家的咸货,那是三成红的七层白的……”

    皇爷心里想,这是正儿八经把这边当亲戚走了?

    如此便好奇:“文卿家那会子如何回礼的?”

    文尚书想了一会儿,有些哀伤的摇头道:“时候太久,臣是男丁,就记的有一副猪心……”

    这君臣说的正好,便有大臣送呈来今年四品上各地提拔,提调,换任晋升的一套官员单子。

    外面雪花飞着,大殿内还算暖和。

    赶巧陈大胜媳妇儿送来走亲戚的咸货,张民望乖觉,便让人送来烤炉支在殿外,把咸rou条选红白均匀的一片片切开,烤着给皇爷吃。

    这殿里加班的老大人们岂是稀罕这口吃的人,可看陛下吃着香,便也做出十分香的样子,都吃了不少。

    皇爷竟莫名骄傲起来,十分热情的招呼大家多吃一些,好歹也是加班,他就把最好的拿出来招待。

    听陛下这样说,老大人们也是十分开心的。

    在他们看来,这可不是陈家的年礼,却是郡王府的年礼。

    皇爷吃了小三两,这才接了帕子净手,拿起笔打开名录单子验看起来,这是年头各处官员最在意的时候,是提一级,还是从贫寒的地方平调到富裕的州府,就看陛下那支朱笔允不允了。

    一个好地方却往往是四五个竞争者,皇爷批示也是有些参考的,官员政绩官声,吏部的考绩……斥候从各地送来的情报等等。

    做皇帝说不容易也容易,各处情报都是现成的,皇爷便根据情况一路利落的选,甭看圣驾在深宫内殿,便是平常的四品边城官员,万岁爷也是心里有谱十分了解的。

    七茜儿送来的八十斤咸货,一晚夕皇爷跟老大人们吃了二十多斤。

    等到夜幕降临,总算新年前最后一件事忙完了。

    皇爷合了名册缓缓呼出一口气,喊了吏部的两位大人。

    这两位接过册子下去再过一次,期间,两位老大人也是神色莫名的交换几次眼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