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页  (第2/2页)
你像个走私的。萨达姆心里有数了,反倒不    依不饶,叫嚷着要到他们上司那里查个究竟,看看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他声    称是个牧民,在追赶自己的部落。海关警察让他出示证件,他不屑答理地说    了一句:贝都因人从来不带证件!那些人无可奈何,将他训斥了一顿便    放他走了。    按照预定路线,下一步该过河了,但渡口由警察把守。为了避免麻烦,    为了逃命,他只好丢掉马匹,乘天黑偷渡过去。萨达姆站在他从小就熟悉的    底格里斯河边,天空一片漆黑,冬季的河水冰凉刺骨。他脱下衣服,系成捆,    顶在头上,将短刀叼在嘴里,拖着伤腿扑进大河。黑夜中,看不清对岸,萨    达姆紧紧咬住短刀,不顾一切向前游去,终于以超人的毅力游到了河的对岸。    又冒险穿过大沙漠。他历尽千辛万苦,逃到叙利亚,后又辗转到了埃及。    这次暗杀行动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却使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名声大    噪。萨达姆冒险的故事后来传到当时追求泛阿拉伯主义的埃及总统纳赛尔的    耳朵里,他称赞萨达姆的行动是一个英雄壮举,赏识萨达姆的无畏精神    与才干,于是设法把萨达姆请到开罗。之后,萨达姆刀剜子弹、冒死潜逃、    穿越大沙漠等经历被人们大肆颂扬,写成小说,拍成电影。一时间,他在阿    拉伯世界竟成了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1960 年2 月,萨达姆进入开罗的一所大学学习法律,但是他志不在学,    热衷的是政治。1962 年底,萨达姆担任复兴社会党开罗支部领导成员。据说,    他经常与同学们在咖啡馆内讨论政治。有时,同学们为一些政治问题争论不    休,面红耳赤,相持不下。这时,萨达姆往往会拍案而起,大声吼叫:有    什么好争论的,掏出枪来把他们干掉,一切事不就都结束了吗!    就在萨达姆在开罗滞留和学习期间,一位叫萨吉达哈依拉拉的姑娘从    伊拉克来到开罗,她是萨达姆的表妹。萨达姆四五岁的时候,就由外祖父作    主,让他同舅舅的女儿订了婚。他们服从了长辈的意愿,在开罗结了婚。当    地伊拉克留学生组织为他们举行了热闹的婚礼,复兴社会党的同志们也赶来    祝贺。流亡开罗期间的萨达姆侯赛因在公共场合总是春风满面。他显然很    满意自己的处境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1963年2月8日,伊拉克国内从未平息的反卡塞姆运动终于获得成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