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3页 (第2/2页)
就好。” 锄完草后,姚城去辣椒地里摘了些半青半红的辣椒出来,“够不够?” “够了,”姚彦点头,将辣椒装好,叫上和隔壁地大叔吹牛的姚父,一同回了家。 灶房顶上升起炊烟,杨氏在做饭了。 姚彦打了桶冷水,三人洗了手和脸,坐在堂屋歇了一会儿后,姚彦和姚城进灶房帮忙打下手。 姚父在院子里将兔子皮翻了个面儿,朗声说,“这兔子皮让姜老三带回去吧。” “好!” 杨氏回着,又道,“我取块腊rou煮上,也不能让人家只吃兔子rou。” 光占便宜的事儿,他们做不出来。 姚彦和姚城顿时咽了咽口水。 看着他们这幅没出息的样,杨氏笑道,“说起来,咱们家的腊rou就开春种地的时候煮了两次,也该吃了,过了秋容易生虫。” “那就吃,”姚彦猛点头,看向同样点头的姚城,“辣椒炒腊rou怎么样?” “好啊好啊,”姚城骨子里也是个吃货。 “再买点豆腐回来,”姚父走进灶房,“我瞧见三叔家又在做豆腐,咱们买两碗回来。” “做清汤豆腐,解辣。” 姚彦点头。 “也可以用韭菜煎着吃,”姚城啧了一声。 “再杀只鸡,抓条鱼,晚上这饭菜就和过年似的,”姚彦笑道。 “那可不成,”姚城笑着摇头,瞅了一眼杨氏说,“鸡是生蛋鸡,要是宰了,娘会找咱们拼命。” “你们试试就知道我会不会拼命了,”杨氏冷冷道。 灶房顿时蹦出一阵大笑。 许是想到晚上的饭菜丰盛,下午干活的时候,三人就和打了鸡血似的。 而杨氏在家洗了衣服后,便拿上两个大碗,装在篮子里后去了小河边住着的姚三叔买了两大碗豆腐。 回来的路上碰见了李招娣村里的人,她眼眸一闪,扬起笑迎了上去,“哟,这不是他四婶吗有些日子不见啊。” 那被叫四婶的妇人站定脚,看向杨氏,认出对方后,也笑道,“是啊,我侄女不是嫁在你们村的段家吗?听她娘说怀上了,我就过来看看。” “哎哟,这事儿我也听说了,好福气啊,”杨氏笑眯眯地凑过去,“他四婶今年也要抱孙子了吧?” 闻言,妇人笑意更深,“可不,我那小儿媳妇快生了。” “真好,不像我那两个儿子,一个才订下,另一个还没影子呢,也不知道啥时候有你这福气。” 两人越说越亲近,到最后,杨氏随口问了句,“招娣以后也是我家的人,这大热天的,也不知道她干活儿吃力不吃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