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1页 (第2/2页)
知道刘婶儿爱占便宜,所以故意将糖扔在她家门口不远处,果不其然,刘婶儿捡到糖以后,直接就放嘴里了。 “哎哟,你们是不知道她和她儿媳妇吵得有多厉害。” 杨氏心里畅快极了,给姚大嫂指手画脚的形容着。 “她怎么忽然骂起亲家来了?” 刘婶儿咒骂儿媳妇帮衬娘家人,可都是她自己的猜测,一直堆在心里,这回吃了那糖,甭管是谁,只要是她第一个见到的人,就会把心里所有的不满都吐出来。 这不,她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她儿媳妇。 “她那儿媳妇可不是好惹的,三个哥哥全来了,这会儿都在刘家呢!” 姚大嫂眨巴着眼睛看向姚城。 姚城看向杨氏。 杨氏一挥手,“去看吧,我才回来呢。” 于是两人便去了。 姚彦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活该。” 想着这东西这么好,于是瞅了瞅自己积分,想要再来点的时候,系统却说已经缺货了。 …… 姚彦深深吸了口气后,又支付积分,去瞅姜隽的位置,在发现对方已经快回县城后,这才舒展眉眼,继续晒太阳。 姜隽背着茶直接就往省城边赶去,他也舍得,一路坐马车,紧赶慢赶过去,直奔城里最大的茶楼,死皮赖脸给掌柜的泡了姚彦泡的茶。 掌柜一看泡出来的成色就敲定了。 十文钱一斤的水茶,炒好的茶按成色,在镇上卖二百文到五百文一斤,这茶楼生意好,掌柜的又识货,于是提前咨询了价钱的姜隽抬高了价,卖一两多银子一斤。 除去路费,成本,卖了八十两。 接着姜隽又花了三十两在城里买了些成色不错又好看的布,还有些手绢和胭脂水粉,坐在牛车往回走,一路走一路卖,到县城的时候,货卖完了,三十两翻成五十两,赚了二十两。 带回家一百两银子外加几两碎银子。 “厉害。” 姚彦冲大口吃红烧rou的姜隽竖起大拇指。 姜隽露出一口大白牙,“这银子怎么用,你说了算。” 他刚回家,姚彦便让他歇着,做了一桌子的饭菜让他好好吃。 说起茶,其实不是姚彦的炒茶技术好,而是这个时空炒出来的茶没有现代摸出来的那么有技巧,所以很容易造成苦味以及茶沫。 姚彦也没客气,将二三两的碎银子拨一旁,“这是咱们日常开销用的。” 接着又看剩下来的银票,这个时空最小的银票就是十两银子的,为了方便赶路,姜隽只留了几两碎银子,其余的都兑换成了银票。 “这八十两攒着,”姚彦数了五张银票出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