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4页 (第2/2页)
姜宵没有区别对待,对他们两个都差不多,都能说得上几句话,反正就是朋友的样子。 但是傅若言呆久了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他以前和姜宵在一起的时候,在厨房间也经常给他打下手, 做的熟门熟路, 现在即使分了,但是配合的也不错。 可能人就是不能对比的。 傅若言确实不怎么会做菜,他本来也不需要会, 而且姜宵在他身边之后,他就没必要学了,这本不算什么,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下厨房的。 所以在一起的时候他就给姜宵洗洗菜切切菜洗洗碗之类的,两个人分工好,一起配合也是一同做饭的一种方式。 但是现在蔺成聿在,傅若言觉得自己好像在某种程度上被比下去了。 他没想到蔺成聿居然还挺会做菜的,于是他在厨房间能帮姜宵的都更多,对那些乱七八糟的调料和食材的处理方法都很清楚,比方说做青椒牛rou条,他切好的rou是粗细刚好条条均匀的,完全符合姜宵的习惯和要求。 ……他上哪学的啊? 傅若言一口气憋在心里,但是这些事情又不可能说出来。 确实是小事而已,他没有必要为了一个牛rou条就怎么样,但是他心里不舒服。 总共四个人,姜宵做了好大一桌菜。 席间除了吃饭,说了点最近的生活,不过讲来讲去,最后的话题还是绕回道无限的生鲜生意上。 毕竟整桌的食材都来源于此。 夏婉婉和姜宵的生意一般情况下是搭不上的,除了财务方面,她也给不了什么建议,不过好不好吃她还是能说的。 席间一共两道牛rou,一个是中式的青椒牛rou粒,一个是西式的煎鲜牛排,看姜宵的做法就知道,这是来源于两条供应链的,一个是国内的,一个是有名的国外进口的,算是各有千秋。 “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夏婉婉指那道牛rou粒,“口感鲜嫩,用来做中式爆炒最合适了。” 得到mama的肯定,姜宵脸上就有点小得意。 “那是我之前出差的时候发现的,”姜宵道,“特别好吃吧。” 其实是他之前频繁出差的时候在路边随便挑了家饭店吃到的,那家店其他菜都很普通,就这一道牛rou招牌菜特别好,姜宵不比平常顾客,他多了份心,上去问了原产地。 于是一个月之后,这份牛rou的出产商接受了无限的投资,在去年就扩大生产,在延续半放养原生态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才有现在的口感。 夏婉婉倒不是亲妈滤镜所以有意赞扬,这一道菜是真的好。 傅若言和蔺成聿这种挑剔的舌头都要不带滤镜的承认这是真的不错,会很受欢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