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请我当皇帝 第828节 (第2/2页)
彻底覆灭后金,那么东江镇大地位自然是水涨船高。 当然,如果舜王真满足于关内“两京十三省”,那么东江镇自然只有毁灭一途。 “那……那殿下需要我们做什么?”沈世魁扭过头去,认认真真的看了看皮岛上仅剩的数万军民,忍不住沉重的开口问道。 世上很多事都有代价,东江镇既然受舜王殿下厚爱,自然也要“投桃报李”。 粮食上救命粮,自然也是卖命粮。 “现在东江镇能做的事情不多!”赵良栋闻言摇了摇头道,“临行之前,殿下只提了两点。” “一个是东江镇尽快做好准备,谨防后金突然发起进攻。” “另外一个是,请你探查一下,附近是否适合造船的木料。” “如今殿下欲大造船只,急需百年硬木。上好的松木、杉木、榆木勉强能用。” “如果有其他坚韧,又不怕海水浸泡的木料,最好尽快报上去。” “到时候殿下折粮购买,运去制造海船,以救东江!” “这……这怎么成,既然殿下为了东江,几根木头还要什么钱!”沈世魁虽然是商人出身,也深知这个时候谈钱伤感情。 特别是东江镇现在只谈得起感情,谈不起钱! “哎,临行之前,殿下特意嘱咐我了!”赵良栋闻言也摇了摇头,无奈道,“说东江苦寒,诸位为国守边,岂有亏待众人之理?” “只是如今朝廷多处用兵,粮草短缺,无以为继。” “故而只能相互体谅,公平买卖,方不至于怨气丛生!” 那沈世魁何等精明,一听赵良栋这话,顿时明白了张顺的意思。 当初东江镇和明廷之间的矛盾,不外乎是东江镇觉得自己为国守边,理当受到朝廷厚待。 而朝廷认为东江镇弄虚作假,糊弄朝廷银两,故而双方屡起争执。 而张顺这一手却是先把双方的关系摆到平等的位置上,公平买卖,然而再由朝廷出钱补其不足之处。 这样一则东江镇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二则摆明朝廷的恩惠,三则朝廷也不至于太大支出,如此一举三得。 本来那东江总兵沈世魁在被张顺送来的一万石粮食震撼之后,心中难免生出对方是“冤大头”之感。 如今却见张顺使出了这一举三得的手段来,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第511章 定侧样 “殿下,您请看,这是臣让工匠制作的鸟船‘定侧样’。”新任天津造船厂厂长张子舟捧着一个木制模型,献给张顺道。 “哦?”张顺接过来一看,原来却是半只鸟船模型,不由疑惑地看向张子舟。 “定侧样,亦谓之‘点草架’,乃学自房屋营造之法”张子舟连忙解释道。 “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所建之物于平正壁上……” “哦!”张顺先仔细观察了一番,又听其解释,顿时明白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原来张顺前世建筑房屋,先设计出来图纸,遂后进行技术交底,最后再由项目部分部分项,按图施工。 这个时代的工匠平均文化程度自然比不上后世,大多数即不会标准作图,又看不懂图纸,但是工程还要进行,那该怎么办? 当时的技术人员就想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法子,那就制作等比例纵剖面模型。 这样既能展现出成品的样子,又能展现内部的结构,可谓是一举两得。 而张子舟献上来的“定侧样”,其实就是一个鸟船的等比例纵剖面模型。 “殿下请看,这鸟船上设三帆两桅,其后设橹两支。有风扬帆,无风摇橹,最为便捷。”张子舟不由指点道。 “前设锚,后设舵,前后各设五百斤火炮一门,载千斤弗朗机两门。” “相较于原海沧船而言,不仅火力更为凶猛,而且更为灵便迅捷……” “咦,这船头怎么有个缺口呀?”就在张子舟滔滔不绝讲述的时候,张顺突然指着船头问道。 原来在张顺前世记忆中,大多数风帆船都有尖锐的船头。 而这鸟船则相反,不但没有尖锐的船头,反而比其他船只少了一块儿,看起来好像是一个缺口一般。 而且这鸟船船头不但少了一块儿,更是通身墨绿,又被工匠画了绿眉、红嘴、黑眼,看起来像一只怪鸟一般。 “哦,殿下有所不知,此乃鸟船特色!”张子舟闻言不由笑道。 “由于这鸟船速度很快,容易被海浪打上船头,故而在左右两侧添加了两副侧板防浪,这才成了这副模样。” “那……那船头不上浪吗?”张顺心想:既要防浪,干嘛不防彻底? “殿下,你这就外行了!”张子舟不由笑道,“这海船一般都是前轻后重,船头高昂,故而能乘风破浪、凫于海面。” “凫于海面?”显然张顺也听懂了这个凫并不是浮,而是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