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59节 (第2/2页)
大玉立国二百余年,从来就没有这样一个官职。 以前觉得,云州被撤销了大城的地位,不会再有城主那样的高官。 谁能想到,非但有,还比城主大的不是一点半点。 看品级,确实都是二品官,可都护大人是军政大权都在手里攥着呢。 县令宋楼从得到消息那天开始,就没有一天能睡好觉的。 他知道都护大人如果来了,有两件事是必须要看的。 一是河工,去年秋天因为雨水太大,河水漫堤,导致二十几个村镇的百姓受灾,河堤有没有重修,有没有加高,这是要看的。 二是灾民安置还有春季复产,刚过了春耕的时候,都护大人势必会到田间走一走。 其他地方的小事如果有什么细微的纰漏,都护大人应该也不会过于揪着不放。 但这两件事如果还有一丝一毫的不妥当,那,宋楼很清楚,自己应该就是都护大人立威的头一个目标了。 这么想,那他也算是能在青史留名了,三北都护的第一刀就给了他…… 这几日,宋楼几乎都没有离开河堤,晚上就住在帐篷里。 他分派下去的人,每日沿着河堤巡查,就算是看到一个蚂蚁窝,也得和点泥巴给塞上。 既要活儿干的实在,还要干的漂亮,真难,他都觉得自己这几天头发是一把一把的掉。 他还特意派人出去侦查都护大人队伍到了哪儿,能出去一百里,就别出去五十里。 林叶要是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防住,那他也就不是那个鬼见愁的林叶了。 离开云州之后没多久,林叶就带着人脱离了大队人马,一路轻装简行的往袅县这边过来。 袅县名字的由来,大概就是因为这里水泊极多,河道复杂。 林叶他们走的也不是陆路,而是乘船从水路过来的。 在县令宋大人还在河堤上严防死守的时候,林叶他们三艘小船已经在县城的码头靠了岸。 不得不说,这袅县的风景确实美的像是画儿一样。 上百里的水泊,芦苇荡里,鸟儿一群一群的惊起。 靠岸之后,林叶回头看了看这地方,想着若是游玩的话,这里可以放纵和三五日也玩不腻。 以后有机会,能带子奈过来看看。 随林叶来的是庄君稽,还有庞大海带着十几个亲兵。 他们下了船之后,打听了一下哪里方便歇脚,然后就朝着县城里走。 没走多远,就听到远处有一阵嘈杂之声。 顺着声音看过去,见一群大概二三十岁的壮汉,驱赶着一群看起来衣衫褴褛的人往远处走。 林叶站在那看着的时候,旁边一个正在收拾渔网的渔夫骂了句街。 “什么狗屁的都护大人,来一趟,还不够折磨人的。” 林叶侧头看过去:“老哥,什么都护大人?” 那渔夫道:“听闻朝廷新任命的三北都护要来,说是比原来的城主官儿还大,从前几日起,县城里的乞丐们就倒了霉,全都被轰了出来……” 渔夫道:“把乞丐动轰出去,这袅县里就没有要饭的了?去年水灾,跟着现在三四月份的青黄不接,出来要饭的又不是真的乞丐,只是熬不过去这春天……” 他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什么了。 林叶点了点头,问:“这水泊里,难道打不到鱼?” “打鱼?” 渔夫又冷哼了一声:“不交捕鱼税谁敢打鱼,被查到了就是抄家,抄家抄不出来东西就是流放。” 林叶刚才还没有那么生气,听到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已经有些寒意了。 “看着吧……” 那渔夫自言自语似的说道:“这些花子被赶出来,天知道会饿死几个,不过大人们也不在乎,那都护来了,瞧见这里干干净净,还得夸咱们县令大人几句呢。” 渔夫的婆娘扒拉了他一下:“就你话多。” 渔夫道:“是,就我话多,我不说话能憋死,去年收了鱼税,结果闹了水灾,没能打多少鱼不说,冬天又收了一次鱼税,说是修河堤用……” 他看向林叶:“你是外乡人,你在你们老家看到过这场面吗?修河堤,衙门不拨款,跟老百姓要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