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画家_重生之大画家 第3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重生之大画家 第396节 (第2/2页)

了一些布展事宜,便告别众人, 匆匆赶回去处理各国展区的各项问题。

    每个国家的展区布展都被包的严严实实,也看不到其他展区的情况,沈佳儒便干脆带着大家离开后回宾馆休息。

    沈佳儒订了辆去巴黎的舒服专车,便带着钱冲做翻译,启程去巴黎替华婕查看红岭艺术馆。

    方少珺和沈墨陪着华婕到道圣斯托大庄园对面的咖啡馆静坐思考关于个人展主题和布展设计的内容。

    陆云飞自己背着画板去画画,代超等人进入自由活动阶段。

    咖啡馆里,华婕将几个问题写在纸上——

    我的个人展主题是什么?

    所有后续内容都要围绕这个,华婕写好这个主题后,便陷入思考。

    伊万先生是因为看定了《草原上的小白花》才决定邀请她做个人展区,她刚才跟伊万先生聊过,才知道欧洲人对蒙古族是有光环的。

    欧洲人对骁勇善战,骑着大马,挥舞着冷兵器的民族敬仰且憧憬。

    这个文化魅力是天然的,是融在欧洲人骨血里的。

    华婕这幅画不仅稚拙迷人,更天然拥有厚重的历史魅力。

    鲁迅曾经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这种民族文化对外的吸引力,远超出对此已经习惯甚至麻木的国人的想象。

    当然,《草原上的小白花》的好,自然不止因为它所承载的民族魅力和历史魅力,更主要的,是华婕通过这幅画,表现出的所有艺术家都要耗尽一生去追求的‘拙’;

    以及她对色彩的大胆使用;

    利用线条、布局等娴熟技艺,传达出的浓郁的情感。

    她此次草原之行一共画出9幅成品,都是沈老师非常认可的画作,都有这样的优势。

    虽然每幅画所描绘的内容不同,传达的情感也相异。

    但画面元素主题内容,是一致的。

    它们都起源于华婕在草原上的流浪之旅。

    饮一口咖啡,华婕转过头,目光幽幽望向道圣斯托大庄园。

    如果要有统一的个人展区主题,完全可以从这次流浪中寻找内核。

    她于是在纸张上写下零碎文字:

    【流浪】

    【自由】

    【草原民族】

    【雄鹰】

    【图腾】

    【长生天】蒙古族人的信仰……

    皱眉犯愁中,沈墨忽然开口道:

    “大作家王小波有一个非常非常喜欢的意大利作家,叫卡尔维诺。

    “他创作的一本书,叫做《看不见的城市》,是一本文笔非常好的作品。

    “这本书的背景,就是13世纪起,蒙古人以狂风扫落叶之势横扫地球,先后征服金帝国、西夏敌国、花剌子模以及俄罗斯,把想象力所及的陆地几乎全部纳入版图。

    “与此同时,马可波罗是13世纪来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他有机会见到了忽必烈。晚年在狱中,马可波罗向狱友鲁斯蒂谦描绘了自己看到的关于中国的故事,最后被写成《马可波罗行纪》。

    “卡尔维诺将自己对于后现代城市的思考,放进了马可波罗和忽必烈两个角色的描述中。

    “无论是《马可波罗行纪》还是《看不见的城市》,都在欧洲热卖,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次成功输出。”

    “嗯。”华婕早在沈墨开口时,便正襟危坐认真听起来。

    她要在法国开画展,也希望能更了解中国文化在法国人,乃至欧洲人眼中到底是怎样的。

    而意大利因为文艺复兴等原因,一直是世界文化高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阐述,也影响了整个欧洲。

    “能详细讲讲吗?”华婕拽住沈墨小手指,眼巴巴望着,露出没文化的人对于知识的渴望。

    沈墨那些书真是没白看,好多东西调动出来,都十分有用啊。

    啧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就是小沈老师啊。

    沈墨于是从开头起,用自己的词句,将卡尔维诺关于城市的思考和忧虑,一一转述。

    这次凡尔赛双年展的主题,是‘城市的生命力’,卡尔维诺的书正好是围绕‘城市’在进行阐述和讨论。

    沈墨说一会儿,华婕便会忽然制止,然后埋头记下一些灵感。

    一本书讲完,华婕再次陷入沉思。

    半个小时后,就在方少珺准备再给华婕点个法式点心时,华婕忽然抬起头,笑着道:

    “我想好我的个人展主题了!”

    ……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