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页 (第1/2页)
得知这个结果,最高兴的是五阿哥胤祺。 洗三宴的巨大落差终于能够弥补了,这些个大臣也太会拍马屁,他才收了三万两不到,老九那二十八万也忒让人眼红,就算是亲哥哥也忍不了。 其他兄弟的想法也差不多,一来感慨天道不公,有钱的更有钱,穷的更穷。二来,他们准备向胤禟看起,生儿子之前一定要搞点噱头,让人前仆后继来送礼。 二十八万收入被存进小阿哥的金库里,谁也不让动,府上又恢复到从前那般模样。元春安心坐月子,小阿哥被四个没良心的哥哥当玩具折腾,俄日敦塔娜天天往留花院跑,就想拐个儿子回去。 她没有成功,这是显而易见的。 冬月过得太快,只是一转眼就要到小阿哥满月。 为了多捞钱,九爷连节cao也不要了,他将帖子发遍了京城,诚邀满朝大臣。除此之外,还特别安排了两桌席,请京城富商过来,都是生意场上经常往来的,甭管是真有交情还是虚与委蛇,至少收到帖子的全部表示会备重礼上门道贺。 胤禟将富商的心里把握得很好。 一旦钱多的用不完之后,他们更多的就想要社会地位。 京城里早就传遍了,众阿哥之中,老九家的门槛是最难迈的,满朝文武谁都想巴结他,全都不得其法。能接到胤禟的帖子那是荣幸之至,这样的机会谁会拱手让人? 上次添盆,准备的物件必须拿出来让所有人看见,这样大大影响了物品的价值,太过贵重的东西也没人敢送。满月就不同了,他们完全可以把贺礼装进盒子里,系上红绸,谁能知道里头都有啥?这样的认知让大臣们疯狂了,他们拿出压箱底的宝贝送来,本来,本朝送贺礼并没有落名字的习惯,他们为了让胤禟知道哪个是自己送的,多么有诚意,竟然在盒子里放上一张信笺,上面写上贺词然后提上落款。 XX旗,XXX,携全家贺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傻子才会送贵重的礼物不留名。 大臣们财力有限,最风/sao的还是难得有机会参加京城最高层次宴会的富商们。 士农工商,在大清朝,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 能够接到九阿哥府的帖子就是祖坟上冒青烟,不能更大的荣幸。 他们送来的贺礼才是弥足珍贵,为了成功进入八旗贵族圈,为了让九阿哥胤禟刮目相看,为了显示自己的确有实力他们彻底豁出去了。 两个巴掌高的金佛不算啥。 比成年男人的大拇指直径更宽的粉色珍珠项链不算啥。 前朝董其昌真迹不算啥。 祥云图案的暖玉枕头也不算啥。 元宝已经抱着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