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1页 (第2/2页)
将康熙的话想了想,然后做了个伟大的决定。既然不能保,那就舍。就算再不给力,只要是皇阿哥,都是有支持者的,胤祯找了个与他没多少交集的官职不高不低的大人,让他做严密部署,然后递折子揭露真相。 十四找的是个汉臣,姓周,名琰,是御史台的,属于中低层,存在感不强。周大人同御史台那几位总让康熙脑门疼的老东西是一个路子,笔杆子和嘴巴子都很厉害,只是资历不高罢了。他用浓重的笔墨写了封折子,说自己的心里话。 按照他的提示,大理寺重点查访,很快就找到了八阿哥事件的关键人物:城东头的算命先生张半仙。 正是他胡言乱语,撺掇了胤禩。 就想别的犯人一样,他之前咬死了不承认,上了几个重刑才松了口,说自己的确对八阿哥说了些话,那就是事件的导火索。他口述,大理寺派人记录,说的内容是太子胤礽行事凶恶,难成大器,八阿哥身负紫气,定当青云直上,如今正是良机,切莫错过。记录好之后,让他画了押,新的折子就递到康熙的桌案前。 说到这里,我们需得提起本朝关于递折子的规矩。 除了御史台之外,所有部门递上来的奏折都要从内阁学士跟前走一遭。至于御史台,为了方便弹劾百官,杀他个措手不及,他们的折子由本人送进宫,交给太监总管李德全,由他递到御案前。 周琰的这份折子成功入了康熙的眼,朝臣压根没得到音信。康熙拿起折子的时候还是平常心,他都习惯了,只要京城有点什么动荡,御史台就闲不住,折子不要命的往他跟前送,昨日群臣联名推举老八,他训斥了一同,不过这事还没完御史台的折子十有八/九是让他严办此案的。 什么叫众望所归? 是指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个职位。 老八有那么给力能得到满朝文武的支持? 虽然先皇的儿子少,虽然有孝庄太后的扶持康熙也是经历过夺嫡战的,他知道这个过程多惨烈,呵呵,满朝文武代表的势力多了去,他们能统一?忽悠谁啊。 康熙下定决心,要是御史台说得有理有据,这回就痛快的给他们面子,好好教训老八,他打开折子一看,我草。 不是追加责任而是揭露秘辛的? 八阿哥胤禩是受到一个算命人的蛊惑才等不及想要坐上储君之位。那人是城东头的张半仙。说到这种程度,不用更详细康熙就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将折子啪的拍在御案上,半晌才吩咐道:李德全,传朕口谕,八阿哥一案由大理寺接手,让他们同御史台周琰联系,按照已知的线索查明真相。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