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明 第176节  (第3/3页)
配?”    徐阶心里懵了一下,然后如实回答:“已定了一门亲事,学生是想着明年能高中再迎亲的。”    “这样啊。”严嵩微微点头,“那就安心备考吧。你是文蔚学生,我却没有多的话能提点你。礼部会试这一关,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以子升才学,其余不必多虑。想来举子们也多有议论,如今朝廷是要重实务的。”    “是,确实有如此议论。”徐阶来都来了,倒也不扭捏,“学生于实务方面,确有不足之处,还想厚颜请参策指点一二,学生可以研读一下哪些书册。”    严嵩抿嘴笑了笑,过一会就说道:“若说实务,我昔年闲居乡里时,还朝之后,也确实读了几卷好书,见解颇有独到之处,特别是丘仲深公的《大学衍义补》,洋洋洒洒数十万言,包罗宏富。离会试只三月余了,子升精研此术即可。”    徐阶立刻站了起来,端端正正地行了一个礼:“学生必定用心,谢参策指点迷津。”    再一阵闲谈之后,严嵩端起了茶,徐阶知趣地告辞。    看着他的背影,严嵩才继续凝眉思索了起来。    一旦高中进士,榜下捉婿那可是相当盛行的。    像这样年轻的举子着实不多了,难得还相貌堂堂、沉稳有礼,可惜已经议了亲。    只能另外再留心一下了。    京城之中,崔元在让自己的弟弟好好研读《大学衍义补》,杨廷和也对杨惇提了同样的要求。    礼部尚书张子麟忙着于谦配享太庙和景帝入庙的事,会试早就是轻车熟路的事了,安排自然不会这么早就开始。    朱厚熜听到了张佐的禀报,笑着确认:“城中书商大肆刻印《大学衍义补》?”    “正是。”张佐只禀报,不说别的,虽然他心里有点担忧。    那本书里对于君王因何而立,许多话确实是颇有点大逆不道的。    “由得他们去。”朱厚熜不以为意。    亲友子侄、门生故旧,在明年会试这样跃龙门的大事之前,参策提点了一下某些人那是很正常的。    这避免不了。    至于轻重,那就看后面礼部会试出题知不知道轻重了。    朱厚熜反倒吩咐道:“你再去安排人去问一问皇庄那边,高忠带回来的几样作物试种得如何了。万法馆的农事供奉若有所需,尽力满足。”    “奴婢领旨。”    张佐去了,朱厚熜静静看着魏彬送回来的密报。    宫里明年向广东索取的岁办里包括了大量进贡宫里的“南洋香米”,采办由皇明记来负责之后,就要开始向交趾、占城那边大量采购了。    要的就是三五年内形成一股不小的规模,让那边卖出大量的稻米到大明。在高利润的驱使下,哪怕交趾、占城遭了什么灾,恐怕囤积出口都不会少。    再有这些因为出口货物、人力到大明建立起来的利益集团,这个战略要推进下去,皇明记暂时是需要大量支出而很难获利的。    要到年底了,勋戚们听到今年的账会是个什么态度?    虽然还只是经营了几个月,但也不能让他们看不到甜头。    “黄锦,你去告诉骆安,把当时方沐贤审出来的尾巴再用一用吧。”朱厚熜冷漠地说道。    黄锦心头一凛,领命去了。    朱厚熜已经给朱厚照过继了一个儿子,这个睿王一脉,他自然会好好护着。    虽然谁都知道这个睿王将来恐怕是最好的旗帜,但就看有没有人真的敢用了。    目前的旧党处于重新布局的阶段,杨廷和仍旧不够有决心。    将来这新法未成的两三年内,又缺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