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靖明 第180节  (第2/2页)
    皇帝反倒问了一句:“杨阁老,是否言重了?”    “不然!”杨廷和一脸坚决,“陛下曾降旨,勋戚有犯律例者,三法司可先定刑,再呈禀陛下圣裁。此案已在京城之中传得人尽皆知,三法司若不秉公断案,臣等推行新法威信何在?陛下圣裁,宽恕则新修律例依旧无法约束勋戚,治罪则有损亲亲之恩。贼人用心歹毒,可见一斑。”    王琼佩服地看着他。    真勇啊。出手的可能正是陛下,你一口一个贼人,是不是在发泄怨气。    皇帝的脸色果然难看。    过了许久才瞥了一眼张氏兄弟,满脸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那便先严查!散朝后,参策御书房议事!”    于是刚刚散朝的张氏兄弟就先因之前命案、昨夜府中命案、咒骂皇帝及行巫蛊之事的嫌疑先被收押了,而他们被押往刑部大牢时又见到了跪在承天门外的司聪。    画面似曾相识,张鹤龄、张延龄顿时面如土色。    你他妈的,为什么要学方沐贤?你这浓眉大眼的锦衣卫指挥竟是逆贼?    司聪整得太夸张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消息迅速传到了御书房。    还是御书房门口,还是方沐贤跪过的位置。    司聪磕头之后说道:“臣自知有罪!罪臣代建昌候放印子钱获利是一罪,今闻寿宁侯、建昌候当此民怨鼎沸之时犹敢逼死家仆,罪臣惶恐,其人昔年于曹祖案中令臣狱中害死曹祖恐怕真有内情。罪臣不敢怠慢,只敢实言出首,请陛下发落。”    杨廷和脸色变了:昔年曹祖告发张氏兄弟,用的可是阴谋不轨的罪名。    那时候,最终并没查到什么实据。曹祖告张氏兄弟,也只不过是因为他儿子在侯府为仆,没把他这个老爹照应供奉好。    但曹祖死于锦衣卫诏狱中,竟是司聪奉张氏兄弟之命出手的?    皇帝脸色铁青:“押往刑部天牢,给朕查个明明白白!”    参策们看着皇帝,心里惴惴不安:莫非是没想到牵扯出来的事情越来越多?    昔年有曹祖案,去年有日精门刺驾案,前后两任皇帝都被那两个蠢货“动过心思”,皇帝还能在最后关头“开恩”控制事情走向吗?    司聪被带走了。    一万五千两他拿得出来,但王佐他害怕。    这次自己跳进这个泥潭,司聪也不知道是生是死,虽然王佐跟他说过了不会有事。    他并不知道如果没有现在的提前自首,另一个时空中的他最终被张延龄逼死了,还是让他的儿子亲自把他烧死的。    这件事,也成了张延龄最终被下狱关到死的开始。    不论如何,现在的司聪也成了压垮张氏兄弟的最后一根稻草。    御书房内气氛压抑,参策们其实并不明白何必现在非要动这两人。    哪怕是为了钱,那也不至于,不至于……    钱挤一挤,凑一凑,挪一挪,还是有的。    大家都看向了崔元。    孙交去了广东,崔元身份最特殊,要不开口问问皇帝现在怎么办?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崔元也觉得必须问一问,但还没开口,就听见御书房后面隐隐传来很凄惨的号哭声。    众人脸色一变。    那个地方是坤宁宫,这号哭声……有点像张太后。    声音越来越大,虽然听不清全部的内容:“……饶了……求……磕……”    “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朱厚熜的脸色更难看了。    黄锦去了那边打了个转,回来之后就有些纠结:“陛下,还是去一下吧。”    朱厚熜站了起来:“崔元,你随朕一起去。”    崔元心头一凛,赶紧站了起来。    他是张太后的“妹夫”,他这个国戚原本也是可以去做宗人令的。    到了坤宁宫外,他先站在了殿门口低着头,以免进去之后看到什么不该看。    看是看不到的,但听到的内容已经令他心惊胆颤。    “皇后,老身求求你了,劝劝皇帝,饶了我们一家孤寡吧。大位已稳,何至于赶尽杀绝啊,老身给你磕头了……”    朱厚熜大踏步进了殿门,就见孙茗手足无措地站在那,而张太后穿了一身破旧衣服跪在她面前抱腿哭嚎。    看到了朱厚熜进来,孙茗眼泪炸了出来。    她真的来撒泼了。    她可是太后啊!    五十来岁的老妇人对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撒泼,孙茗何曾见过这等阵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