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页  (第2/2页)
   “陛下请三思。”    ………    萱城盯着苻坚凝重的脸色,兄弟连心,苻坚痛在脸上,萱城就疼在心中。    现代人讲的同胞之间的心灵感应在这里都能一一应验。    萱城站了出来,拱手朗声,“皇兄。”    苻坚看着他,萱城看着苻坚。    两对目光里,有炽热的火光和不言而喻的痛苦与忧愁。    “臣弟奏请前往益州。”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声纷纷响起。    “阳平公要去益州?”    “益州是要地,恐怕只有丞相能平复得了。”    萱城察觉到苻坚的眼睫毛微微一抖,茶色般的瞳仁瞬间聚焦,里面有千丝万缕的东西在涌动。    “此事容后再议,朕累了,诸位退下吧。”    一时间,朝臣喋喋不休,朝堂上的声音愈发的大了。    可是还没容得下这满朝文武的议论声再一次涌动之时,苻坚已经离开了位子,萱城眼睁睁的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帘幕后,一时心里不知何意,也许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阳平公,这、、”    太尉吕婆楼过来低声道,“益州之事一定要早点定下来才是,阳平公,不能再拖了,有一件事我想你也许还不知道,晋朝派驻益州的刺史正是此前晋朝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的人。”    桓玄?    萱城霎时一震。    那个东晋历史上,唯一一个反叛朝廷的四大家族。    桓温一生都在建立功勋,哪怕是在临死之时都没取代司马氏朝廷,可桓温之子桓玄却在其后的十多年间积蓄兵力自立为王,桓温一手建立起来的功业终究是付之一炬,千古骂名留于史。    吕婆楼走了,萱城久久怔楞。    吕婆楼身为太尉,其子吕光常年游历四方,他能得到的小道消息比萱城这位如今的丞相要机密精确,晋朝的益州刺史虽是双方都熟识的,可其背地里的另一层身份却需要去细细暗探。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一个声音。    “阳平公。”    “阳平公。”    萱城惊醒,南岸的面孔出现在视野中。    “阳平公,陛下在甘泉宫等你。”    帝王寝宫,甘泉宫明光殿。    萱城一时迟疑。    “阳平公,快去吧,别让陛下等久了,陛下似乎心情不好。”南岸又适时的提醒了一下,这愈发让萱城心里郁结了,他不想去跟苻坚独处,可这都是没天理的道理啊,苻坚是他的兄长,兄弟相处天经地义。    可他如何要踏出这艰难的一步,萱城的身体像是被什么东西定住了一样。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