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3页 (第2/2页)
我苻氏先祖先后打败匈奴人、羌人、碣人、鲜卑人,致使传国玉玺留于长安而未归南下的司马氏手,继承五胡大统,因何不是大逆不道?” 苻坚道,“朕承袭祖业,并未与司马氏抢夺玉玺,何来大逆之说?若是司马氏想要传国玉玺,又为何苟且于石头城,从不与朕交战?平原公熟读儒家经典,自知忠君爱国,儒家教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天下不平,又何来孺子修身齐家,百姓陷入战乱,你该问问为何司马氏不渡江北上夺回汉室江山。” 苻晖道,“纵使如此,司马氏也为汉室正统。” 苻坚笑了,“是,朕并未说司马氏非正统。自古开创盛世大业者皆以军功服天下,为何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未有平定江山寸功,却能坐享其成?曹魏祖孙三代开创的江山岂能说让就让?” “父皇不为汉人。” “是,朕生而非汉人,可**自古便是多民族国家,谁说统治者非要是汉人,古有蚩尤,为九黎族首领,也能与黄帝平分天下。” “可最终黄帝一统**,而非蚩尤。” “这话你该问蚩尤为何而败?不要问我。” 苻坚暗笑,这一句话他的确是诡辩了,当然是因为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啊,蚩尤不得民心啊。 “父皇该归还传国玉玺给司马氏。” “这是什么道理?传国玉玺朕不偷不抢,传承至手,再者,朕若是要还传国玉玺,你该问问司马曜他要不要得起?” “父皇不该伐晋。” 无论苻晖提出什么疑问,苻坚都能轻而易举的回应,最后,苻晖只好抛出了此次辩驳的主题和目的。 “好,说出原因?”苻坚道。 “第一,**正统在晋,第二,文化归属在晋,第三,天时地利人和在晋。” “可以,你一一说出理由,不过,这**正统在晋,朕并没有否认,只是你似乎并没有说动朕为何正统不能伐?” 苻晖滞了一下,继而道,“敢问父皇,为何承认司马氏为正统?” “司马氏继承汉室江山,天下士族归降,是为正统。” “何为士族?” 苻坚道,“文化制高点,天下文人之最。” “父皇既然承认士族归降乃正统,那么,儿臣要提出的便是,统一中国这四个字。” “愿闻其详。” “统一不看血统,而看文化高低,文化低的服从文化高的,次等文化服从高等文化。” 苻坚笑道,“平原公所言不错,朕认同。” “儿臣请问父皇,当此乱世,何为文化之高?” “朕想方才已经回答过你了,天下士族。”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