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_第22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1页 (第2/2页)

贬官,只奈何本性难移,耿直又倔强,得罪人不少,屡次遭到弹劾。太~祖皇帝虽然不喜欢他,念及他忠心可嘉,也没有治他的罪。

    茹太素不管官位高低,该发声还会发声,进言“从上到下朝廷内外各部门,都受都察院的监督。都察院位高权重,可他们也是人,应该让守院御史监督御史。”还提出分派专人统计天下钱粮收入等等,太~祖皇帝都一律准奏。

    可太~祖皇帝心里不舒坦。就好比唐太宗和魏征,唐太宗忍啊忍,忍到魏征去世,那真是舒坦,你个乡下老农终于不再念叨朕了。

    皇上自觉他长大了,理解非常正确。皇上不搭理一伙儿鬼鬼们嘲笑太~祖皇帝不识字、滥杀无辜、性情暴虐……拿起一本奏疏比划,一个页面五行,一行大约十个字,馆阁体,整齐清晰,皇上想象一万七千字的厚度,同情茹太素,也同情太~祖皇帝。

    奏疏,又称奏议,大臣向皇帝进言所使用的文书,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一种极其严肃的文体。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奏疏,语气得体、叙述明确,少则上百字,多则上千,最多几千字。

    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魏征写给唐太宗的《谏太宗十思疏》,也才不到六百个字。

    皇上顿时觉得,这是一个事儿。就算皇上识字,看得懂八股文、文言文,皇上也不想看到一万六千多字的时候,才看到正题。

    写这么多字,不累吗?

    皇上看完军报,吩咐张佐给西南的彭泽和姚镆去信,一定要安抚住西南。学习,休息的时候找来唐伯虎、刘成学、章怀秀、杨博……

    “朕看奏疏,也觉得累眼睛。不知道从哪里断句,只能猜。有些大臣会用断句符号,然各人的习惯不同。可有办法统一?”

    “有些奏疏字数太多,连篇累牍、废话连篇。规定一个格式,都和军报一样简洁。”

    老师伴读玩伴们齐齐呆愣。

    反应最快的居然是章怀秀,章怀秀对皇上的苦楚太理解了有没有。

    “皇上!”章怀秀看着皇上的小胖脸,眼神那个叫热切,“皇上!臣也深有同感。臣看文言文就头晕。皇上!有关于统一的标点符号,臣跟老师学过,臣马上写给皇上!”

    章怀秀说做就做,当即就坐到书桌上挥笔泼墨,刷刷刷地写个不停。

    皇上和其他人一起围着探头。

    华夏书本里的标点符号,“起源很早,发展很慢”,楚帛书里有一种明显的标点符号,红色实心长方形,表示结尾。后来变成句号,也就是画个圈圈断句,读号则是用点来表示句中停顿……

    可是有些人画圈圈不标准,还有的人觉得自己书法好,圈圈点点影响画面……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