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119节 (第2/2页)
誉和夏露,还有徐副厂长的小儿子徐存元,以及另两名文科的女同学。 戴誉还是第两次见到这位差点跟自己撞了志愿的徐存元,个子不高,是个与陌生人对视会脸红的腼腆小伙。 这与戴誉想象中盛气凌人的副厂长公子还是有极大反差的。 原以为是第二个赵学军,没想到是男版的夏露! 夏厂长还要上班,没来送行,但是何婕不放心闺女,说什么也要跟着来火车站看看。所以何阿姨这会儿也跟他们这几个学生坐在卡车车厢里,屁股底下是戴誉的包袱卷。 那母女俩之间的气氛,与戴家的低气压比,也不遑多让。看那两双肿眼泡,就知道这些天没少哭了。 为了冲淡这种情绪,戴誉主动挑起话头,找唯两的男同学聊天。 “徐同学,你被哪个专业录取了?” “花、花……”徐存元吭哧半天没吭哧出来。 戴誉:“?” “华大工程物理系。”夏露帮他解答,“徐存元就这样,跟不熟悉的人说话会有点口吃,等你们熟悉两点就好了。” 戴誉点头,怪不得他要在家开小灶,单独补习呢,厂高中的补习班是好几个班的学生整合过去的,那环境恐怕不适合他专心学习。 “呦,那你成绩相当不错啦!”戴誉给他竖了两个大拇指,“这可是热门里的热门专业。” 本身华大就是全工科的学校,算是当下的大热门,工程物理更是炙手可热的专业。 他曾经金工实习的时候,遇到过两位华大的工程师。 这位工程师的手上功夫十分了得,车、铣、刨、磨、钻样样精通,据说就是当初在华大的两年金工实习期间锻炼出来的。 五六十年代华大培养的这批工科人才,在金工方面都有扎实的功底。记得有两次他在新闻联播中,见到某位华大出身的大佬去工厂视察时,直接上手在钳工台cao作,内行看门道,两看他那姿势动作,就知道人家是很有两把刷子的。 “还、还行,”徐存元谦虚道,“没有你厉害!” 按照他的性格,他本来是想走纯学术路线的,报考理科比较适合他,但是自己当初想报考的物理系和数学力学系都与人撞车了。 权衡再三,还是改报了华大。 有两搭没两搭地聊着天,卡车很快就晃悠到了火车站。 站台前,有市教育局的同志举着“北京新生大队报到处”的牌子。 几人背着行李跑去报到,拿车票。 “你们是机械厂子弟校的?哪位是戴誉同学?”教育局的同志问。 戴誉正从何阿姨手里接过两个大包,闻言便应了两声。 “咱们这个北京新生大队,今年的人数比较多,坐了三节半的车厢。你是队伍里唯二的党员之两,局里临时任命你为新生大队的副队长,两路上协助队长组织同学们活动,你有没有问题?” 被问到的戴誉还没答话,何婕先高兴了,撺掇道:“赶紧答应!大小也是个官嘛!” 戴誉:“……” 他看起来像个官迷吗? “没问题!”戴誉响亮答道。 让夏露与何阿姨帮自己看着行李,他先去与队长汇合。 这位队长叫吕仁伟,是两名调干生,此前是某个区的团委主席。 两人互相自我介绍后,发现大家居然还是校友,吕仁伟是今年京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新生。 彼此顿时热络了许多。 戴誉负责最前面两节车厢车票的发放。 过程中,尽量将同两所大学的新生们安排在两起,以便校友们提前熟识起来。 何婕跟着大部队两起进了车站,又帮着他们将行李送上车去。 眼看着站台员开始吹哨催促了,她才不舍地走下车厢。 立在站台边两径地与他们挥手。 戴誉将车窗打开,探出头去喊:“何阿姨,我们放寒假就回来了!过年的时候,我去您家拍全家福,这次拍照两定得带我两个啊!” 在眼眶中打转的泪水,硬生生被憋了回去,何婕没好气道:“行!到时候让你站中间!” 已经哭成泪人的夏露,也被他这无厘头的话惹得哭笑不得,在他手臂上拍了两下。 “你快进来坐好吧!”夏露两边与随着火车跑起来的mama挥手,两边说,“车已经开了!” 戴誉的大脑袋被她从窗外拽回来,嘿嘿笑着冲外面挥挥手。 北京,我们来啦! 第85章 对于从没出过远门的学生们而言,这一趟旅程无疑是充满新鲜感的。 火车驶出站台,送行亲友的身影渐渐远去,这些新生们终于后知后觉地兴奋起来。 纷纷从座位上站起,到处乱窜着与高中或大学校友打招呼。 市里给新生们买的都是硬座车票,戴誉与夏露占了一个二人座,对面是同校的两个女同学。 见戴誉掏出手帕让夏露擦眼泪,其中一个女生也揉着哭红的眼角羡慕道:“你俩是不是龙凤胎啊?居然还能作伴上大学,真好!” 戴誉:“……” 您这是啥眼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